劳斯莱斯撞残电工,她零保释高调现身,愉快用餐!澳洲 “神秘富二代” 凭什么逍遥法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8:50 1

摘要:要知道,这种车在澳大利亚也算是高档商务车,能坐得起的人非富即贵。她一身名牌,帽子口罩遮得严严实实,身上的衣服动辄几万元,普通人一年的工资都不一定买得起。可她却穿得云淡风轻,好像只是随手挑的一件衣服。

最近,有网友在澳大利亚街头偶遇杨兰兰,结果又把这个名字推到了风口浪尖。

画面里,她乘坐着一辆丰田阿尔法,自己踩着细高跟进日料店,一身“我没事”的气场。

要知道,这种车在澳大利亚也算是高档商务车,能坐得起的人非富即贵。她一身名牌,帽子口罩遮得严严实实,身上的衣服动辄几万元,普通人一年的工资都不一定买得起。可她却穿得云淡风轻,好像只是随手挑的一件衣服。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她在餐厅里坐着,透过外面的大玻璃,还能看见她的神态。她并没有丝毫的压抑或者焦虑,相反满脸轻松,还能笑得出来。

要不是提前知道她是谁,可能没人会把她和“严重车祸、酒驾”这些字眼联系到一起。

问题来了,她怎么还能这样自由自在?

百万豪车撞出的阶层裂痕

7 月 26 日的这场车祸堪称惨烈。凌晨三点半的悉尼玫瑰湾,价值百万的蒂芙尼蓝劳斯莱斯库里南像颗失控的蓝宝石,迎头撞上正常行驶的奔驰面包车。剧烈撞击后,奔驰司机乔治的脊椎当场断裂,鲜血浸透座椅;而劳斯莱斯车主、23 岁的华裔女子杨兰兰却毫发无损地坐在车里,面对赶来的警察,她轻飘飘丢下一句 "我不告诉你我是谁",拒绝酒精测试,拒绝提供身份信息。直到被两名警察架离现场时,还不忘整理她的香奈儿套装裙摆。

杨兰兰驾驶的 2025 款劳斯莱斯库里南,零售价超过 100 万澳元(约合 467 万人民币),而这样的豪车在她名下并非唯一,媒体还拍到她另有一辆白色劳斯莱斯敞篷车,日常代步则是丰田阿尔法保姆车。

更离谱的是后续发展。按照新南威尔士州法律,"因不当行为驾驶造成身体伤害" 属于 T1 级严重罪行,最高可判 7 年监禁;拒绝酒精测试则会被直接推定酒驾成立,至少面临吊销驾照和罚款。但现实却是,杨兰兰当天就获准保释,既没交保释金,也没被限制人身自由 —— 她的保释条件宽松得像句玩笑:每周一三五去警局报个到,晚上 9 点后别出门,把护照交上去就行。

保释后的高调生活刺痛全网

保释后的杨兰兰彻底刷新了人们对 "肇事者" 的认知。有人在悉尼当代艺术馆旁的高档餐厅撞见她,点着 120 澳元一份的扇贝主菜;没过几天,又有网友拍到她出现在唐人街知名日料店 Sokyo,和朋友有说有笑地享用 omakase 套餐 —— 这家餐厅光是招牌的味增牙鱼单点就售价不菲,人均消费轻松过千人民币。

照片里的她打扮精致,LV 棒球帽压着卷发,脚上是近万元的 Hermès 短靴,手腕上晃着没摘下来的爱马仕手镯。有围观网友忍不住拍视频吐槽:"我们电工兄弟在医院躺平,她倒好,撞了人还能吃香喝辣!" 这段视频在抖音上很快突破百万播放,评论区炸了锅:"拒绝酒精测试还能保释?换普通人早蹲局子了"" 这就是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更让人生气的是庭审现场的反差。8 月 15 日首次提审时,百名华人挤在悉尼唐宁中心地方法院外想旁听,法庭内却冷清得很。杨兰兰的律师轻描淡写地表示 "无法答辩",法官就顺水推舟把案子延期到 9 月 26 日,甚至还批准了她下次可以不用出庭的申请。整个庭审只用了 10 分钟,对比乔治在医院承受的痛苦,这场司法程序显得格外敷衍。

查无此人的 "数字幽灵"

全球媒体挖了两个月,愣是没搞明白杨兰兰到底是谁。BBC、CNN 的记者翻遍了社交网络,没找到她的微博、抖音或 LinkedIn 账号;澳洲教育部门查不到她的大学注册记录;房产局和银行系统里,也没有任何属于 "杨兰兰" 的资产信息。她就像个凭空出现的 "数字幽灵",在这个信息时代实现了完美隐身。

但蛛丝马迹还是暴露了她的奢华生活。她住在悉尼东区沃拉拉的顶层公寓,这片富人区的房价中

位数超过 500 万澳元;日常消费全靠预约制,私人俱乐部的会员资格让她能避开大众视线;光是每天挥霍的零花钱就高达十万澳元,相当于普通澳洲人半年的工资。有知情人士透露,这类 "神秘富二代" 的财富大多来自家族,通过离岸公司、信托基金和代持协议隐藏在暗处。

这种 "隐形奢侈" 的操作让网友越想越气。一位在澳洲留学的网友吐槽:"我们留学生每天打卡上课、攒学分、拼实习,生怕签证出问题;她倒好,没学历没记录,照样开豪车住豪宅,撞了人还能全身而退。" 更讽刺的是,杨兰兰被拍到离开警局时,手上还拿着杯外卖咖啡,身上那套香奈儿套装加 Miu Miu 帽子,总价约 5000 澳元,够普通留学生交一个月房租。

传言与真相的博弈

事件发酵后,网上开始流传各种离谱传言:"杨兰兰交了 7000 万澳元保释金"" 她有 2700 亿澳元存款 ""背后有大人物撑腰"。但这些都被官方一一否认,新南威尔士州司法部明确表示,杨兰兰属于 "零保释金" 释放,所谓天价保释金纯属谣言。

可公众的疑问并没有消失。按照澳洲法律,普通人哪怕酒驾被查,都可能面临吊销驾照、罚款甚至短期监禁;要是敢拒绝酒精测试,妥妥按妨碍公务处理。为什么到了杨兰兰这里,两项严重指控加身,还能如此轻松?有熟悉澳洲法律的网友解释:"保释看的是逃跑风险而非罪行严重程度,但这种 ' 规则弹性 ' 往往只对有钱人开放。"

更让人揪心的是受害者乔治的处境。医生说他就算康复,也很难再从事电工工作,未来的医疗费用和生活来源都是问题。而杨兰兰即便罪名成立,最多也就是赔偿百万澳元 —— 这点钱对日均挥霍十万的她来说,可能还不够买个包。

这场车祸像面镜子,照出了两个世界的巨大鸿沟:一边是靠手艺吃饭的普通劳动者,一场意外就可能毁掉一生;一边是身份成谜的富家女,撞了人还能在高档餐厅笑谈风生。截至目前,杨兰兰的真实身份仍无定论,下次庭审要等到 9 月 26 日。

但网友们已经在问:当法律遇上 "数字幽灵" 般的特权阶层,普通人还能指望公平吗?这个问题,或许比杨兰兰是谁更值得深思。

我们愤怒的,不是她有钱,而是她有钱到可以无视规则还面不改色

当特权可以公然践踏程序正义,当“查无此人”成为顶级阶层的保护色,今天的杨兰兰,会不会是明天某个更荒唐的“王思聪2.0”?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