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台主持人王嘉宁,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台湾演员贾静雯以及众多非遗传承人齐聚鹭岛,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代活力的非遗传播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沉浸式体验闽南高甲戏
解锁闽南味蕾的“食”光奥秘
在一针一线中感受闽南珠绣技艺
在一线一缠中解码漆线雕的艺术传承
9月12日-14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
《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
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
开机拍摄
总台主持人王嘉宁,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台湾演员贾静雯以及众多非遗传承人齐聚鹭岛,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代活力的非遗传播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节目精选20余项
涵盖歌舞、技艺、美食的代表性非遗
通过沉浸式拍摄
生动展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厦门的地域风情
一颦一笑皆承千年文化
一招一式尽显非遗精髓
节目嘉宾跟随着高甲戏非遗传承人
学习转扇子、“傀儡步”
在精湛的表演技艺中
领略文化瑰宝的魅力
一根不起眼的漆线
缠绕出“大千世界”
节目嘉宾亲手搓制漆线
感受纯手工技艺的精妙工艺
从指尖技艺到互动体验,从传承人的坚守到嘉宾们的接力传承,《非遗里的中国》正以生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火”进人心。
千年智慧,薪火绵延
古老技艺,代代接力
作为国内非遗传播的标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始终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宗旨,前三季播出后便收获亿万观众喜爱,成功推动多地非遗“破圈”。
厦门的非遗
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融
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非遗里的厦门
传承非遗技艺,赓续文化薪火
正书写着非遗振兴的新篇章
漆线雕、珠绣
南音、送王船
……
在厦门
一个个流传至今的非遗技艺
在活化传承与创新中
迸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据了解,厦门目前拥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10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47项、市级48项。
南音和送王船分别于2009年和2020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评选上,目前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251名,其中国家级18名、省级80名、市级153名。
此次央视将镜头对准厦门
正是看中了厦门非遗传承旺盛的生命力
及丰硕的成果
自古以来,厦门就是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是“海丝”“陆丝”衔接的关键,是闽南文化的“窗口城市”,且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通过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
敢闯敢拼、开放包容的城市个性
成为滋养非遗技艺的沃土
从“活态传承”到融合创新
非遗正焕发新时代光彩
作为闽南“体验式非遗博物馆”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
是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
已成为非遗传承的“精神粮仓”
“屿见闽南”已开业的一期部分,匠心浓缩远古先民生活图景和“宋韵闽南、海丝闽南、烟火闽南、南洋闽南”,呈现不同时空的人文、建筑、景观、业态、演艺、美食等多元魅力,让83项闽南非遗以“可品尝、可触摸、可穿戴、可聆听、可观赏”的方式巧妙融入、回归生活。
据悉
《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
预计将于总台综合频道(CCTV-1)
把消息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