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诗歌润疆 声振天山 “中国诗歌之城”第三届诵读大赛决赛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7:16 1

摘要:诗歌润疆,声振天山。9月12日,石河子市明珠广场灯火璀璨,“诗歌之城 声生不息”——师市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中国诗歌之城”第三届诵读大赛决赛在此举行。当晚,现场以诗为旗,以声为炬,共同奏响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交响。

诗歌润疆,声振天山。9月12日,石河子市明珠广场灯火璀璨,“诗歌之城 声生不息”——师市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中国诗歌之城”第三届诵读大赛决赛在此举行。当晚,现场以诗为旗,以声为炬,共同奏响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交响。

大赛由师市党委、政府主办。旨在以诗词为媒,通过多元艺术融合及多形式展现的方式,让“文化润疆”成为可触可感的诗意现场,生动展示“中国诗歌之城”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

大赛以“线上赛+线下赛”的形式开展,吸引师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团场街道、学校及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共征集线上作品1500余部,评选出130部优秀作品予以展播和表彰;线下场地赛有8个作品入围决赛。

决赛舞台上,不论是见证兵团发展的军垦前辈,或是扎根基层的街道社区工作者,或是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大家用一首首原创诗歌,昂扬且富有情感的诵读声致敬新疆70年沧桑巨变,礼赞新时代兵团风貌,感悟当前美好幸福生活,生动展现了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新城街道办事处表演诵读作品《点赞新城 无限美好》

作为第一个参赛作品,《点赞新城 无限美好》由新城街道的工作者、居民们共同创作演绎。参演人员仲崇庆告诉记者,这个汇聚了街道中青幼三代诵读者,融合了非遗、军垦创业故事等元素的诵读作品,想为大家展现新城街道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幸福力量。

“今天的诵读大赛特别精彩,不仅表演内容正能量满满,表演形式丰富,参赛选手们也很专业,不虚此行,是耳朵和心灵的双重盛宴。”观众李根在观看大赛后激动地说道。

师市教育局表演诵读作品《薪火长歌》

大赛首次创新采用“踢馆擂台赛”赛制,师市教育局带来的诵读作品《薪火长歌》前来“踢馆”。100多名师生登台献艺,精彩的表演不仅赢得观众连连叫好,更增强了大赛的互动性与竞技感。

同时,本次大赛特邀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青年毛泽东扮演者王仁君等5位文化艺术领域资深人士担任专业评审,与5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组成的大众评审团一起,以专业视角和独到见解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点评和赋分。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青年毛泽东扮演者王仁君担任专业评审

大众评委打分

大众评委孙茂娟感叹这样的创新形式能让更多诗歌诵读爱好者们参与其中。“今天非常高兴,我能够在现场感受到这么多特别优秀的原创作品,我也希望今后,在我们石河子能够感受到更多诗意的生活,去体会到更多诗歌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她说。

大赛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经专业评委与大众评审综合打分,最终决出“踢馆”作品《薪火长歌》以95.74的高分荣获大赛一等奖;《天山脚下创伟业》《诗城新韵—穿越千年的告白》荣获大赛二等奖;《火焰蓝的青春》《石榴花开的声音》等作品荣获大赛三等奖。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兵团党委宣传部、各师市党委宣传部、沙湾市、玛纳斯县、石河子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嘉宾,以及自治区和兵团各级媒体代表,师市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团场街道、学校师生、职工群众代表等1600余名观众现场观赛,共同见证这场语言与情感交融的文化盛典。

据悉,自2023年诗歌“诵读工程”启动以来,师市始终坚持“主题化策划铸魂,时代化赋能增效,群众化传播润心”的理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诗歌活动,累计举办各类诵读活动560场,惠及群众近50万人次,诵读形成了“周有活动、月有展示、季有演出、年有大赛”的常态化机制。“全民诵诗、全城诗韵”已成为石河子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下一步,师市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好诗歌诵读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擦亮“诵读工程”品牌,赓续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把“诵读工程”打造成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让诗意在天山下长流,让团结在绿洲间生根。(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艳 武晋峰 张继东)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