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年间,豫西郭家畈有一门风清正、书香不绝的家族,因教立家,以文传世,成就“一门四俊七贤”的佳话,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
康熙年间,豫西郭家畈有一门风清正、书香不绝的家族,因教立家,以文传世,成就“一门四俊七贤”的佳话,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
家长郭亨,字雨苍,康熙岁贡生。其人谦厚敏学,曾任归德府学训导,掌教十载,作育英才无数。晚年辞官归乡,专意课子,以儒行传家。膝下四子:坊、于蕃、埰、均,皆成一时俊杰,人称“郭门四俊”。
长子郭坊,字闲光,廪贡生。幼聪敏,工楷法,性情敦厚,文名动乡里。设帐授徒,门下多显达之士。其子文一,附生出身,寿至古稀,承续家学。
次子郭于蕃,字依京,岁贡生。天资超逸,读书十行俱下,日成十余艺而不竭。一生端谨合礼,寿至八十七而神智不衰。子孙五代皆以文名,子宛基、宛郊,孙毓英、含玙皆为岁贡;毓辉则为附生,儒业相传,门风不坠。
三子郭埰,字奕封,岁贡生,任灵宝县训导。器度雍容,政声清卓,晚年著《道庭文集》行世,寿高八十八而终。所生七子,皆贤才卓荦,世称“七贤”,尤为家族鼎盛之证。
四子郭均,字位中,岁贡生,任原武县训导。天性颖悟,过目成诵,文章与兄于蕃齐名。其子际雍亦为岁贡,克绍箕裘。
“七贤”皆郭埰之子,才德各异,皆负时名:
新命,字卜镐,岁贡生,曾任宁陵、灵宝训导。孝闻乡里,寿八十四。子燕翼为岁贡,继振家风。
显忠,字扶埜,廪生。才思奔涌,下笔千言,惜早夭,时人叹为“颜回再世”。
敦复,字象明,岁贡生。德才兼备,为一邑儒宗,寿至八十八。子鸿江为附生,世传文脉。
锡命,廪生。端重有仪,急公好义,以礼自持,乡人视为楷模。
瑞虹,增生。博学能文,淡泊自守,徜徉陇亩,时人比之东汉郭泰,称其有隐德。
从龙,廪生。七岁能文,才如泉涌,惜三十五岁而卒,士林痛失英才。
六宰,字徽典,乾隆进士。少颖异,体貌魁伟,工文章善书。二十四岁成进士,任湖南永定知县,后署澧州知州。决狱明察,以经术润饰吏事,政声流播。致仕之日,行囊惟万民伞与德政牌数事而已。归里后修祠明训、敦亲睦族,至今子孙犹守其遗规。
河南省长陈公善同为娘舅家所撰刻石碑
姻亲赵仁教授详端碑文
历史古碑
民国会计师王公玉衡、民国律师王公授基所勒碑文
郭氏一族,自雨苍公以教立基,三代之间俊贤迭出,或仕宦有声,或著述立言,或德化乡里,非惟科名之盛,实乃德学相继、门风清正所致。儒业传家逾百年,非偶然也,诚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明证。
来源:猫生三崽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