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殡葬为什么偷偷崛起,真的有人会为这个服务买单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14:30 1

摘要:在上海一家宠物殡葬服务店内,一位年轻女孩轻轻抚摸着她相伴12年的金毛犬,作最后的告别。房间内鲜花环绕,屏幕上播放着狗狗生前的欢乐视频,专业的告别仪式给了她极大的心理慰藉。

在上海一家宠物殡葬服务店内,一位年轻女孩轻轻抚摸着她相伴12年的金毛犬,作最后的告别。房间内鲜花环绕,屏幕上播放着狗狗生前的欢乐视频,专业的告别仪式给了她极大的心理慰藉。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全国各地悄然出现。2025年,中国宠物殡葬相关企业已突破4.3万家,仅2024年就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

这个曾经被视为“灰色产业”的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一个价值数十亿元的新兴市场。宠物殡葬服务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情感需求的变化。

养宠人群的爆发式增长是宠物殡葬行业崛起的基石。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总量已超过2.2亿只,其中老年犬猫数量达到4216万只。

按照国际通用的3%年死亡率推算,每年约有360万只宠物离世。这些数字背后,是数千万宠物主人面临的情感失落和实际需求。

在韩国,已有64.6%的宠物主人在宠物死亡后会为其举办葬礼,这一比例较2023年的38.7%实现了大幅增长。中国也正在经历类似的情感消费升级过程。

宠物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变是这一行业兴起的核心动力。过去,宠物往往只是被视为“玩具”;如今,宠物承载着更多意义,成为家庭的情感寄托。

韩国莲庵大学动物福利学教授李雄钟(音译)指出:“失去宠物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情绪困扰,而宠物葬礼能为主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联结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

这种情感需求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小红书上,“宠物告别”相关笔记已突破40万篇;在抖音,宠物告别仪式直播、纪念品开箱等内容屡登热门。

宠物殡葬服务已经从最初的简单处理,发展出完整的服务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线。

基础服务包括

24小时内上门接宠遗体清洁和遗容整理单独告别仪式“单宠单炉”火化

增值服务不断扩展

个性化骨灰罐刻字手工爪印树脂封存遗毛信物定制宠物标本制作

价格也从数百元的基础套餐到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定制服务不等。以上海为例,叠加定制化服务后,价格可达5000元至数万元。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为宠物殡葬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2021年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病死动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弃置

多地随后对宠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作出具体规定。例如,上海市要求养犬人、动物诊疗机构不得自行掩埋或乱扔犬只尸体,应送至指定的无害化处理场所。

2025年,广东省首家获批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面向家养宠物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在深圳投入运营,提供了从分类管理到个性化善终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宠物殡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要收入来源

基础火化服务(300-3000元不等)告别仪式服务(500-2000元)纪念品销售(骨灰盒、爪印纪念品等)墓地服务和年度管理费

新兴盈利点

线上纪念平台VR告别仪式宠物 grief 心理咨询定制化高端纪念品

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以恩宠堂为例,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2.3亿元,年服务宠物10万只;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国100个城市布局277家线下门店。

宠物殡葬的崛起并非中国独有现象。在韩国,宠物殡葬已经形成成熟市场,第二大人类殡葬服务提供商于2023年推出宠物殡葬品牌“天空宠物”,提供价格在180万至480万韩元(约合9270元至2.47万元人民币)的宠物葬礼套餐。

东南亚市场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市场研究机构Grand View Horizon的数据显示,2025年至2030年,亚太地区宠物殡葬服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2.8%;到2030年,该地区宠物殡葬服务市场的收入规模有望达到7.451亿美元

尽管发展迅速,宠物殡葬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资质困境:一家宠物殡葬机构理论上需同时办理健康证、卫生证、环保处理证、无害化处理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多个资质,涉及多个部门审批,且目前没有专门管理该领域的部门。

监管缺位:行业中存在“骨灰混烧”、“骨灰造假”、价格陷阱等乱象。2024年内,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相继曝出相关纠纷。

环保压力:由于环保政策日益收紧,城市核心区域大多无法开展火化作业,许多机构不得不采用“AB点运营”模式,在市区设门店,在郊区进行火化。

面对挑战,宠物殡葬行业正在向规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规范化进程:北京市已建立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各区都有收集暂存点,可以将动物尸体送到暂存点,之后会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火化。

技术创新

AI情绪识别系统为宠物主人提供心理疏导VR告别仪式让远在异地的家人参与告别区块链骨灰溯源技术确保安全与可追溯性

绿色环保:生物降解骨灰盒、植物葬等环保方式逐渐兴起。预计到2030年,生物降解材料在宠物殡葬行业的使用率将超过60%,碳足迹降低70%

宠物殡葬业的崛起不仅仅是商业现象,更是社会情感结构变化的缩影。它反映了一个愈发明显的社会趋势:情感正在成为一种可量化的经济价值。

随着生育率走低和人口结构变化,宠物的角色从传统的“看家护院”彻底转向“情感陪伴”,催生了庞大的刚需市场。这种情感联结的强化,使得主人在宠物离世时更愿意支付费用以获得心理慰藉和情感释放。

预计到2025年,中国宠物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100亿元。这个曾经的“灰色产业”正在阳光化、规范化,成为宠物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宠物殡葬业的崛起,背后是现代人情感需求的物化与仪式化。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告别宠物,更是关于如何安放我们自己的情感。

来源:逆风航行的帆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