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李延寿《南史·褚裕之传·褚彦回》:“景和中,窥见彦回,悦之,以白帝。帝召彦回西上閤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彦回曰:‘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
《幼学琼林》典故释解与溯源·卷二·身体(增补11-12)
身体(增补11)
【原文】彦回之髯如戟,岂为乱阶;李瞻之胆如升,不亏大节。
【典故】髯如戟
【释解】谓褚彦回相貌粗豪,或咏大丈夫气概。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褚裕之传·褚彦回》:“景和中,窥见彦回,悦之,以白帝。帝召彦回西上閤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彦回曰:‘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
【典故】胆如升
【释解】咏李瞻胆大。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侯景传》:“景虐于用刑,酷忍无道。东阳人李瞻起兵,为贼所执,送诣建邺。景先出之市中,断其手足,刻析心腹,破出肝肠。瞻正色整容,言笑自若,见其胆者乃如升焉。”
身体(增补12)
【原文】张睢阳鼓烈气,握拳透爪;鲁仲连喷义声,嚼齿穿龈。
【典故】张睢阳
【释解】即唐朝睢阳太守、赤胆忠心、慷慨就义的张巡。
【出处】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忠义·张巡传》:“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臶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臶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典故】握拳透爪
【释解】咏愤慨到极点。
【出处】唐·郑綮《开天传言记》:“棺配而肌肉如生,握拳不开,爪透手背,远近惊异。”
【典故】鲁仲连
【释解】战国时齐国著名游说家。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传》:秦师围赵,魏辛垣衍出使赵国,欲说服赵尊秦为帝。游鲁仲连,见到新垣衍,“曰:‘……彼秦,弃礼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典故】嚼齿穿龈
【释解】咏对敌人恨之入骨。
【出处】宋·苏轼《东坡题跋·偶书》:“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穿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来源:芊芊妈妈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