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京沪高铁隧道上被5G网速惊呆,呼喊着“Crazy technology”(疯狂科技),穿着红色东北花袄在北京长城上后空翻,面对重庆洪崖洞的绝妙夜景狂呼“cyber city,I love China”(赛博城市,我爱中国)……近期,美国顶流网红IShowSp
在京沪高铁隧道上被5G网速惊呆,呼喊着“Crazy technology”(疯狂科技),穿着红色东北花袄在北京长城上后空翻,面对重庆洪崖洞的绝妙夜景狂呼“cyber city,I love China”(赛博城市,我爱中国)……近期,美国顶流网红IShowSpeed,中文昵称“甲亢哥”的中国行“无剧本直播”,以日均500万海外观众的数据流量,如同一颗文化深水炸弹,在海外舆论场掀起讨论巨浪。
图源:甲亢哥YouTube首页截图
这位以“抽象派”直播风格闻名的Z世代“数字马可波罗”,用未经剪辑的镜头语言,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高铁科技、霓虹夜景和市井烟火,熔铸成一柄解构西方叙事的破壁之刃,将西方国家耗费16亿美元编织的认知铁幕暴力拆解。这场看似无序的“草根狂欢”,实则是文明祛魅战争的第一声号角——当直播街头偶遇演化为中外人文的亲密交流,草根镜头正在肢解“精英”媒体的“上帝视角”。
16亿黑金VS一场直播:霸权叙事的“技术性击倒”
2024年,美国国会众议院大张旗鼓地通过一项法案:2023至2027财年每年拨款3.25亿美元,总计16.25亿美元,用于扶持全球范围内所谓的“独立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对抗所谓的“中国恶意影响”。
当《华尔街日报》还在用2003年的基站照片论证“中国技术落后论”时,“甲亢哥”镜头下飞驰的隧道与脱口而出的惊呼“CNN骗了我们几十年”,让560万海外观众目睹了残酷真相:纽约地铁里刷不出文字的窘迫与北京地下5G信号下丝滑4K直播的鲜明对比画面,不仅充满了“喜感”,更是一举击破西方媒体编织的“技术封锁”谎言,让远在纽约的网友喊出:“或许基建瘸腿论更适用我们”。
当美联社用价值百万美元的转播车拍摄“中国雾霾”时,“甲亢哥”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的街道上随意City walk(城市漫步),从骑共享单车穿行市井到被广场舞大妈“拉入”秧歌队伍,在长城与故宫的广场上玩起了标志性的后空翻,这些未经编排的“失控瞬间”,让海外观众们无比震撼:当美国地铁站墙上的涂鸦和尿骚味,与上海地铁站的智能机器人和消毒水气味形成的鲜明反差——原来美联社镜头里的雾霾会呼吸,而中国街道的真实在毛孔里跳舞。
当BBC用阴间滤镜镜头渲染“灰暗中国”时,“甲亢哥”直播画面里成都街边小吃的烟火气与面对重庆洪崖洞时高呼“cyber city”的刹那,BBC镜头里“灰暗中国”的叙事被溶成“像素废料”,轰然倒塌。这座8D魔幻山城用夜晚的独特松弛感与天府之国火锅沸腾的蒸汽溶解了“文明冲突论”的冰层,让美国网友在评论区自嘲:“他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或许是体重秤,而我们却还在经历纽约地铁真人CS,原来我们才是第三世界”。
“甲亢哥”登上长城 网络图片
文化反驯:从“魔法变脸”到“疼痛传播”的文化自信
在成都,“甲亢哥”与川剧变脸大师的贴脸观察,构成了跨文明对话的隐喻性场景——当西方用“猎奇滤镜”窥视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正以“魔法打败魔法”的姿态完成价值输出。
在少林寺,“甲亢哥”挨了武僧三记闷棍后,中国师父的教诲:“It's pain it's life.It's pain it's shaolin.It's pain it's kungfu.It's pain it's you.”(痛为生之谛,苦即命之章。痛为禅门偈,苦即少林魂。痛为武道砺,苦铸功夫魄。痛为众生相,苦亦汝之名。)让习惯快餐文化的全球Z世代们第一次触摸东方哲学的内核。
中国功夫对于“甲亢哥”来说难度不小,武术教练频频提醒他放轻松。甲亢哥认真学习中国功夫,一招一式循序渐进,动作逐渐达标。 来源:大象新闻
成都中医馆里,“甲亢哥”从抗拒针灸到拥抱医生的转变,让5000年中医智慧在表情包狂欢中完成现代转译,击碎了西方媒体构筑的“中医巫术论”,让世界认识到原来在阿司匹林与基因编辑之外,还有一套以阴阳五行为底层逻辑的生命操作系统。
更耐人寻味的是《阳光彩虹小白马》的跨文化解构。这首被西方误读为“种族敏感”的神曲,经“甲亢哥”与上海街头万人的魔性翻唱,竟在海外掀起“地狱谐音梗”狂欢。而中国网友用“折耳根挑战”戏谑反击《华尔街日报》的饮食偏见,更是证明Z世代发明的“政治哑剧”,已让“中美价值观对抗”沦为过时话术。
当文化自信足够强大,连一场街边烧烤的烟火气,都能让《经济学人》的崩溃论在油墨未干时便沦为历史废纸。川剧变脸师傅面对3700万粉丝的国际网红,淡定道:“没听过你,但变脸是老祖宗的手艺,拿着行头直接上。”——无需刻意解释,中华文明的密码早已融进市井烟火,在针灸银针的震颤中、在川剧变脸的刹那、在广场舞大妈的秧歌里自然流淌。5000年的文化自信,从不需要迎合他者预设的期待。
中医把脉帮“甲亢哥”正了名——没有甲亢,胃口好
制度型开放:240小时免签背后的“顶级阳谋”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2008年一曲《北京欢迎你》,让世界感受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中国好客之道。
而17年后的中国,正在持续扩容免签政策,从“144小时过境免签”到“240小时全域漫游”,从38国单方面免签到新增萨摩亚等9国试点,停留时间翻倍式增长、活动半径跨省域延伸、入境事由包容性拓展,中国用政策迭代不断释放着欢迎与友好的氛围。当“周五下班飞中国”成为首尔白领新时尚,当“特种兵旅行”在TikTok爆火,当中国网友与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自发地“对账”,签证政策已从物理通行证升级为心理通行证。
而白宫还在用16亿美元炮制“中国威胁论”,却最终不敌市井摊主一句“多吃点不要钱”的情感EMP(电磁脉冲)。“甲亢哥”在成都夜市被嬢嬢投喂冰粉的画面,比任何自贸协定都更能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胃的共鸣永远快于脑的算计,表情包的传播速度永远超越白皮书的印刷机。
当美国国会还在为TikTok收购案召开听证会时,当西方媒体还在用阴间滤镜制造认知雾霾时,中国正用毛细血管级的开放政策,书写着新时代的“万国来朝”叙事——但与封建朝贡体系不同,这次的主角是少林寺前自拍的外国博主、胡同里学包饺子的背包客、夜市中举着自拍杆的Z世代。而这种“既要流量更要留量”的开放智慧,让“甲亢哥们”从“打卡者”进阶为“深度体验官”,培育着千万个“野生外交官”。
“甲亢哥”的中国行不仅让世界看到了日常的中国,更向世界展露,当白宫还在用纳税人的钱豢养“谎言流水线”,中国已让广场舞大妈和火锅店老板成为“形象大使”;当美国智库还在精心炮制“修昔底德陷阱”,在少林武僧“痛即众生相”的棍法哲学前,暴露出意识形态的先天贫血;当西方政客对着PPT复读“中国威胁论”,Z世代正用鬼畜视频和表情包大战,将话语权争夺战推进到“数字”战场。——这不是两个经济体的缠斗,而是两种文明范式的维度对决。
而这种对决,从不依靠任何的阴谋诡计。因为真正的“顶级阳谋”从不依赖对等关税或媒体基金,而是让每个穿东北花袄在长城后空翻的网红,都成为拆解霸权叙事的分子手术刀;让每根针灸银针的震颤,都化作重构全球认知的量子纠缠;让“240小时免签”的签证政策,超越航母舰队威力发挥出更大效力——在这里,真实是最锋利的武器,开放是最深沉的自证,而自信,就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缕烟火气中。
(文/羽立)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客观理性分享观点,无不良引导,请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来源:学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