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2025大河国际车展在郑州热力启幕。作为中原地区汽车消费的风向标,本届车展不仅带来了百余款新车亮相,更集中展示了将深刻影响河南人出行方式的前沿技术。从破解续航焦虑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到让驾驶更轻松的智能科技,一系列创新成果正在重新定义中原车主的用车体验
金秋九月,2025大河国际车展在郑州热力启幕。作为中原地区汽车消费的风向标,本届车展不仅带来了百余款新车亮相,更集中展示了将深刻影响河南人出行方式的前沿技术。从破解续航焦虑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到让驾驶更轻松的智能科技,一系列创新成果正在重新定义中原车主的用车体验。
新能源展区面积同比扩大四成,成为本届车展最抢眼的风景线。纯电与插混车型形成“三分天下”格局,“电为主、油为辅”的增程技术成为破解续航焦虑的利器。极氪首款插电混动SUV登场即引发关注,其Hyper版本双电机输出达1030kW,百公里加速仅3.1秒,混动模式下续航超1200公里,相当于郑州到北京往返无需补能。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集体发力,主流增程车型纯电续航普遍突破300公里,部分车型电池容量超60kWh,宣告“大电池时代”全面到来。
长城汽车此次将HI4系列混动技术作为核心亮点,旗下多款车型搭载该系统集中亮相。其中适配全场景出行的版本,综合功率突破600kW,综合续航轻松迈过1000公里大关,还标配50W车载冰箱,不管是长途自驾还是户外露营,都能兼顾性能与实用。而针对越野需求的版本,更是强化了动力响应,面对复杂路况时的脱困能力大幅提升,让混动车型也能玩转硬核越野。
方程豹品牌带来的DMO技术,则重新定义硬派越野的新能源路径。搭载该技术的车型,涉水深度提升至800毫米,配合智能四驱系统,越野性能丝毫不减;同时依托高效能量管理,增程版综合续航可达1200公里,彻底告别“硬派越野高油耗”的痛点,为喜欢探险的消费者提供新选择。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堪称“补能加速器”。现场测试显示,搭载该技术的车型,仅需8分钟快充就能补充200公里续航,即便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仍能保持85%以上。这种“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满电出发”的补能体验,让纯电车型的日常使用更便捷。
MG品牌则带来惊喜——MG4车型首发搭载半固态电池。这款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升40%,纯电续航直接突破700公里,且通过严苛的穿刺、高温测试,在安全性上再升级,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迭代提供了新范本。
智能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日常化”。(丨)搭载的华为A.0系统,可在郑州早晚高峰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避堵;理想、小鹏等品牌宣布城市NOA功能全面开放,L2+级智能辅助驾驶成为中高端车型标配。
华为ADS 4.0为代表的“去高精地图化”是2024年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战役。过去,城市高级辅助驾驶严重依赖高精地图,但高精地图制作成本高、更新慢,限制了功能的普及范围。华为、小鹏等厂商通过强大的感知算法和预测能力,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City NOA)。这意味着功能可以更快地覆盖全国更多城市(如郑州),真正实现“全国都能开”,是技术走向日常化的关键一步。
理想、小鹏等则带来了城市NOA全面开放,从最初仅限少数内测用户,到向所有车主推送,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达到了新的阶段。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演示功能,而是用户可以日常使用的实用工具,特别是在应对早晚高峰拥堵时,能极大减轻驾驶疲劳。
L2+成为标配:这表明智能辅助驾驶已经从高端选配变成了中高端车型的“入场券”。市场竞争迫使车企必须提供足够优秀的智驾体验,从而加速了技术的普及和成本下降。
车机交互迈入“多屏时代”,极氪9X的2+2+2六座布局配备双16英寸屏、47英寸抬头显示及车顶投影,打造移动家庭影院;别克至境L7的AI大模型能实现不停车一键泊入,科技感渗透每个细节。
AI大模型赋能让车机交互发生了质变,理想的WAL大模型不仅支持智能驾驶,也深度融合座舱语音与场景推荐,实现更自然、更精准的语音车控和出行服务建议,让汽车真正成为懂用户的“智能伙伴”。传统的语音助手只能执行简单命令,而车载AI大模型能更自然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行复杂推理和预测。“不停车一键泊入”这类功能,展示了AI在理解和执行复杂任务上的能力,让科技感不再是炫技,而是转化为无缝、便捷的用户体验,渗透到用车的每一个细节。
从续航破千的混动技术到分钟级闪充,从“去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到AI大模型赋能的车机系统,本届大河国际车展清晰勾勒出一幅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心的未来汽车生活图景。对这些正在进入河南千家万户的新科技来说,最大的意义不仅是参数的提升,更是对日常出行痛点的切实回应——让每一次出发,都更轻松、更自由。
来源:赛车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