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时期,为了在全国各地的重镇驻扎军队,就修建了许多的满城。因为主要是八旗军队和亲眷居住,所以被称为“满城”。满城,清朝在地方的军事基地,没有多少奇怪的。但是别有用心的分裂主义者、明粉却认为“满城”是“清朝殖民中国的产物”,意图制造民族矛盾,分裂中国。那么满城
清朝时期,为了在全国各地的重镇驻扎军队,就修建了许多的满城。因为主要是八旗军队和亲眷居住,所以被称为“满城”。满城,清朝在地方的军事基地,没有多少奇怪的。但是别有用心的分裂主义者、明粉却认为“满城”是“清朝殖民中国的产物”,意图制造民族矛盾,分裂中国。那么满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本文就来大概说说。
首先,满城就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军事城堡,这一点毫无意义。历朝历代,都会在地方设置军事城堡。例如,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会在全国设镇。那时候的镇不是乡镇,而是军事基地,例如北魏在漠南设置了六镇,唐朝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
明朝时期,在地方的军事基地主要有卫所、军镇、屯堡等。明朝推行军屯制,地方的卫所都是军队和家眷居住,军人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是一种兵农一体的制度。那么,普通百姓可以居住在军屯基地吗?那肯定不行的,居住在军屯内的居民,只能是军人或者家属。
同理,清朝建立后,为了实现对全国的军事控制,就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军事基地,八旗居住的基地就是满城。满城居住的都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军队和家属,普通百姓自然不能进入居住。就好比,现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的军区、军营,普通百姓可以进入吗?当然,清朝还有数量众多的绿营兵,他们主要居住在军营中,普通百姓也不能进去的。
清朝对满城的军人有严格的规定。
一,禁止军人从事生产,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活动,城内的军人只能按时领取国家的饷银、俸米,因为八旗都是职业军队,一旦让军人从事生产,那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手工业和商业。农业上,在边疆驻防的军队可能会参与土地开发,但内地则不需要。
二,严格限制八旗外出。满城内外,门禁森严,旗人不准随意离旗。旗人“平时不允许离城二十里外,如果有事情出城,必须请假。如果出城比较远,就必须要注册,回城要销假,否则就要严厉处罚。“满城内各旗牛录间设有栅栏,旁设哨房,入夜有值班骑兵巡查,不得随便行走”。
为何严禁旗人出门呢?一是为了加强八旗军队的纪律建设,防止八旗军队出门和普通百姓发生矛盾。直到现在,军队在部队里都是不能随意出去的。二,是为了避免八旗部队沾染一些不良的习俗,导致战斗力下滑。当然,由于地方的百姓基本都是汉人,所以人们就简单地将不良的习俗解读为“汉俗”,所以将满城解释为民族隔阂的产物。
但实际上,满城内部不仅仅保留满洲的文化,也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满城内设有万寿宫、关帝庙、城隍庙、文昌庙、文庙等,其中以武庙、关帝庙、武圣坛等最为典型,这些建筑代表的是汉文化中的武功、忠心。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禁止满城的旗人外出是防止旗人沾染民间那么慵懒的恶习,但对于民间优秀的文化精神还是会吸收容纳的。
满人的八旗军队,在清朝后期以后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其主要原因是旗人长期被优待,战斗力下滑严重。当然,这种战斗力下滑,并非是满城的建设带来的,而是由人性、社会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清朝建设满城的本意是长期保持八旗的战斗力,但最终未能如愿。话又说回来,哪个朝代后期的军队不腐化呢?
来源:北斗维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