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候:工作堆积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想找个人说说话,却发现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和家人争执几句,越解释越觉得委屈,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过去的遗憾、未来的不确定,一股脑涌上心头。那一刻才明白,再亲近的人也无法永远承接
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候:工作堆积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想找个人说说话,却发现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和家人争执几句,越解释越觉得委屈,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过去的遗憾、未来的不确定,一股脑涌上心头。那一刻才明白,再亲近的人也无法永远承接你的情绪,真正能稳住你内心的,是那个学会自我安抚、自我调节的自己。小雅曾因一场重要考试失利,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白天她笑着和朋友聊天,晚上却躲在被子里偷偷流泪,甚至不敢看到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后来她不再逼自己“快点振作”,而是开始写日记,把情绪一点点写下来:“我真的很不甘心,怕让父母失望,一想到未来就慌。”当这些话落在纸上,她忽然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原来,承认脆弱并不可怕,反而是释放的开始。她开始冷静分析:是复习方法出了问题,还是临场太紧张?思路理清了,焦虑反而减轻了,重新出发的勇气也慢慢回来了。
情绪不是敌人,它是内心发出的信号,提醒你该停下来关心自己了。王哥在公司干了五年,突然被裁员,一度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愿见人。直到有一天陪孩子搭积木,孩子搭的城堡塌了,却笑着说:“爸爸,倒了可以重搭,说不定还能搭得更好呢!”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的心里。他开始换个角度看问题:失业固然痛苦,但也给了他时间去思考真正想做的事。过去的工作重复枯燥,现在正好可以学习新技能。他报名了新媒体运营课程,结合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在平台上分享故事,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不仅找到了更喜欢的工作,还发展出一份副业。原来,换个角度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为情绪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
莉莉曾因长期加班变得焦虑,甚至失眠。她意识到不能再透支自己,于是开始给自己安排“充电时间”:下班后泡个热水澡,听半小时喜欢的音乐;周末去公园散步、看画展,或约闺蜜喝下午茶。慢慢地,她的心态变得平和,面对压力也更从容。她说:“以前觉得休息是浪费时间,现在才懂,照顾好情绪,才能更好地生活。”其实,充电不难,读一本喜欢的书、做一次简单的运动、吃一顿用心的饭,甚至只是安静地晒会儿太阳,都能为心灵注入能量。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不是要变得无坚不摧,而是在低落时懂得安慰自己,在迷茫时给自己方向,在疲惫时学会停歇。唯有成为最懂自己、最疼自己的那个人,才能在人生的风雨中走得坚定而温暖。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学会看见情绪、理解情绪、滋养情绪,让内心越来越强大,活得清醒而有光。
来源:玲儿妙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