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的治愈,不一定是热闹,而是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安稳。
文|说书闻君(一个在独处中找到安稳的中年太太)
以前总觉得,一个人过日子,是种凄凉。
特别是到了五十岁,看着别人家孩子成双、夫妻成对,
我一度也怀疑:是不是我过得太孤单、太清冷了?
可慢慢地,我发现,
真正的治愈,不一定是热闹,而是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安稳。
每天早上六点醒来,不用喊谁起床,不用急着准备早餐、赶地铁。
我慢悠悠地洗漱、拉开窗帘,阳光斜照进来,像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
我给自己煮一杯豆浆,配一碗杂粮粥,摆上几颗枣、几片橙子,
打开收音机,听着一个陌生声音讲故事,
我突然发现:这份安静,比什么都踏实。
以前,我羡慕别人家的烟火气;现在,我更珍惜属于自己的这份慢与静。
“一个人做饭太麻烦了,不如叫外卖。”
这是我以前的念头。可一次生病后,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吃饭。
我开始为自己煮汤、做饭,不求多丰盛,只求干净可口。
冬天炖一锅番茄牛腩,夏天凉拌一碟黄瓜豆腐,
摆盘、拍照、吃得香香的——一个人的餐桌,也有生活的仪式感。
不是没人陪吃饭就不值得认真吃,
而是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是最值得被好好照顾的人。
黄昏时分,我最喜欢泡一壶热茶,坐在阳台,看天边一点点变暗。
楼下孩子的笑声、邻居家的饭香、远处落日的金光,
像极了生活最朴素的模样。
我有时候写点日记,有时候给花换水,或者静静听首老歌,
这些琐碎的小事,慢慢拼成了我一个人的治愈日常。
独处,并不可怕。
怕的是,你从未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我关掉手机、点上香薰,不刷短视频、不想烦事,
只留一本书、一盏灯,一条暖暖的毛毯。
有时想通了很多往事,有时写下一句晚安的心情,
然后安心地钻进被窝,听窗外的风,睡得特别踏实。
我开始相信:一个人生活,不是寂寞的代名词,
而是成熟之后的一种能力——独自消化情绪,独自种出快乐。
一个人生活,不一定要高光、不一定要精彩,
但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光亮。
五十岁之后,我不再怕孤单,
反而觉得:一个人,也可以过得清爽、有序、有滋味。
愿你也能在独处中,爱自己,照顾自己,慢慢长出一颗柔软且坚定的心。
来源:说书闻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