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夏天,苏超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中,江苏十三太保的十三支球队各具特色,在球场上各显神通、大放异彩,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精彩一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实说起江苏来,不仅足球出彩,在农化行业,也有一支支 “战队”在农药这个更具特点的“赛场”上,奋力拼搏、力争
2025年的夏天,苏超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中,江苏十三太保的十三支球队各具特色,在球场上各显神通、大放异彩,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精彩一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实说起江苏来,不仅足球出彩,在农化行业,也有一支支 “战队”在农药这个更具特点的“赛场”上,奋力拼搏、力争鳌头,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奉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江苏省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农药生产、研发和出口基地之一,当前,它正经历从“农药大省”向“农药强省”的战略转型,为探索江苏的农药行业,了解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9月10日~12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组织了江苏媒体采编行。参加本次活动的媒体单位分别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中国农资传媒、《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农资导报、农药、南方农村报、世界农化网、农资与市场、长三角农资信息、北方农资周刊、江苏农业科技报、小莉说农业等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及单位。
9月10日,《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的记者随着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首站走访调研了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利民股份副董事长张庆、总裁范朝辉,集团总工程师、利民化学董事长孙敬权、总经理杨军强对媒体行成员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来到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调研
五大基地与67亿资产,行业领军者的多维实力
利民股份的成长史是中国农化产业发展的缩影。从1989年利民化工厂成立,到2015年深交所上市,再到并购威远、双吉等企业,集团已形成横跨江苏、河北、内蒙古的五大生产基地,资产规模67亿元,员工5000余人,年销售收入42亿元,位居中国农药行业20强!
收购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能力的互补!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并购整合,利民股份形成了完整的"原药+制剂+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其中代森锰锌产能达到4.5万吨/年,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科迪华,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集团在保持农药主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材料业务,构建了以生物合成为主、以绿色化学合成和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产品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新格局。
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外景
五大基地统一标准管控,智能化工厂的“标杆”
在本次采访中,副董事长张庆带领记者们先后参观了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工建阵地、DCS智控平台、安全环保智控平台、MES智控平台、东厂区智能仓库等。
参观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在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DCS智控平台作为公司的"大脑中枢",配备SIS及GDS控制系统,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全方位监管、生产工艺全过程追溯和生产数据比对分析。据介绍,目前一栋生产大楼工作人员不超过9人,基本实现了生产智能化和自动化。东厂区智能仓库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实现物料、产品自动出入库和动态管理,突破生产全过程最后一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仅需一人一电脑即可控制整个仓库。
据了解,利民股份投入巨资推进智能制造,江苏利民化学,河北的威远生化、双吉化工、威远药业,以及内蒙古新威远这五大生产基地均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工厂,并且这些基地在生产管理、智慧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都采用统一标准和模板,确保了集团运营的高效协同。
利民股份副董事长张庆接受记者采访
张庆副董事长说,“以前我们去国外的公司参观学习,那时候觉得人家的工厂多么的先进。但是现在呢,我们通过一步一步地不断学习改进,我们的工厂现代化、智能化,现在已经能够赶超他们了!”
如果说利民股份的成长史是中国农化产业发展的缩影,那个利民智能化工厂的成长史也就是中国农化工厂发展的缩影,而利民智能化工厂现在就是那个走在前列的“标杆”,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农化企业向着利民的方向靠拢。
生物合成引领农化行业绿色革命,打造“一主两辅”产业新格局
2024年初,利民股份正式确立以生物合成作为核心战略方向,开启从"化学合成"向"生物制造"的产业升级之路。这一转型依托企业多年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学合成的双重优势,顺应全球绿色制造趋势。
利民化学董事长孙敬权接受记者采访
利民生物合成布局三大创新路径:一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革新传统生物发酵,将菌种改良周期缩短至1年;二是突破酶工程技术,实现反应条件从高温高压降至常温常压,收率近100%;三是开发RNAi、小肽等全新生物农药,实现完全降解无残留。2024年6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院士专家评审认定“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意味着利民股份已颠覆传统路线,在绿色制造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企业构建"一主两辅"新格局,以生物合成为主,绿色化学合成和新能源电解液为辅,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解决传统农化高能耗、高污染难题,展现出中国农化企业向绿色高端转型的战略决心。
前瞻布局"一证同标",以产品矩阵优势引领行业洗牌
当问及面对农药行业"一证同标"政策实施带来的市场变革,利民股份如何应对时,利民股份总裁范朝辉回复说,利民提前两年启动产品结构优化,主动削减"一证多品牌"产品,聚焦资源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凭借316个农药登记证的雄厚储备(其中原药证件49个、制剂证件231个),以及每年新增20-30个证件的持续增长能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占据先机。
利民股份总裁范朝辉接受记者采访
此外,利民股份依托五大生产基地11.26万吨原药和11.44万吨制剂产能,构建覆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的全品类产品体系,重点打造"十大高质量品牌清单"。公司推出"利民领秀"、"利民沃野"、"金蓝锐"等大单品,同时推进氟吡菌酰胺新品"利民领越"、多杀菌素新品"威擒"等战略产品,形成梯次清晰、优势突出的产品矩阵。
通过前瞻性布局品牌培育和产品结构优化,利民股份正将政策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有望在行业格局重构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布局AI技术生态,打造智慧农业新范式
利民股份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通过三项战略合作构建AI技术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2月,与苏垦生化联合成立德彦智创平台,以"全球设计,中国开发"为理念,依托AI算力平台、数据库和靶标资源平台,大幅提升新化合物研发效率,将农药创制周期缩短50%以上。
在智慧农业应用层面,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开发天空地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遥感数据和AI预测模型实现精准防控。同时搭建"利民植保精英荟"SaaS平台,为种植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民股份将AI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融合:与上海植生优谷合作开发RNA生物农药,利用AI算法优化靶向性;与成都绿信诺联合开发小肽生物农药,通过AI预测蛋白质功能,降低研发成本。
这三重布局形成了利民从研发到应用的AI技术生态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升级。
利民股份的转型与布局,勾勒出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进化路径,更是中国农化产业面向未来竞争的宏伟蓝图。从五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到生物合成的战略转型;从对“一证同标”的政策前瞻,到AI技术生态的全面构建,利民股份正以技术为犁,以创新为种,深耕于绿色农业的沃土。
其每一步落子,都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融合了高端制造、绿色科技与数字智慧的综合性产业生态。这标志着中国农化行业的竞争维度正在被彻底刷新,从价格与规模的比拼,跃迁至技术、标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较量。利民股份的实践充分证明,唯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方能穿越行业周期,在全球农业的变革浪潮中,锚定中国农化的新坐标,成为引领未来的行业脊梁。
内容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
◆
◆
◆
◆
免责声明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想你所想
七
星
级
服
务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