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这个地方,说起来光鲜亮丽、车水马龙,每天新鲜事一大堆。可只要你稍微往巷弄深处扒开点历史的尘埃,会发现身后站着一群来路复杂的人。他们口音砸吧一听,就不是地道本地人,说自己祖籍宁波。到底“宁波帮”在上海有多少真实的影子?是不是总被标签化成“老三区”的故事主角?
上海这个地方,说起来光鲜亮丽、车水马龙,每天新鲜事一大堆。可只要你稍微往巷弄深处扒开点历史的尘埃,会发现身后站着一群来路复杂的人。他们口音砸吧一听,就不是地道本地人,说自己祖籍宁波。到底“宁波帮”在上海有多少真实的影子?是不是总被标签化成“老三区”的故事主角?其实谁也不好说。很多人嘴里念叨着“老三区”,可真让他们画个圈出来,有没有底气?地图摊开,起初根本没有什么“老三区”一说。
到了民国的时候,上海才开始有一些划分。可那时候,宁波老家的人分布复杂,镇海、鄞县、慈溪、定海、北仑、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都有被拉来上海讨生活的亲戚。搅和一锅粥似的,还真没人能完全说清谁是“正宗”,谁又是“半路出家”。有意思的是,上海那些地道点的老人,喜欢把“定海(舟山)”认作正根正苗的宁波人。到底是谁给他们贴了这个“正宗”标签?细想没由头。
有数据查证,1949年以前进入上海的宁波籍人口里,镇海、鄞县的人占绝对主力。慈溪、定海的人也不甘示弱。至于什么“老三区”的说法,其实更多是后来人方便叫法,一种惯性罢了。比如网上2023年相关户籍数据就印证,现今所谓“老三区”内的宁波籍后裔,占比已不是最高。这么一看,原来的认知可能需要翻新。
但谁让上海的灵魂是流动的呢?每个宁波人到上海落脚,彼此会认亲,抱团也是本能反应。这种归属感,让“帮派”念头油然而生。可真要拎出来深究一下,“宁波帮”早已经融进了上海的城市骨髓里。城市,是靠各路人踏实干活撑起来的,这句话放上海绝不为过。你看现如今,腾讯新闻、搜狐新闻2023年度上海人口流动数据差不多都显示,原籍宁波的家庭和新上沪的其他省籍家庭,在经济活跃度上差距逐渐缩小。相较以前,优势不再是“躺赢”。
曾经,老底子宁波人在金融、商贸、实业做出过声势,像荣氏家族、包玉刚这些名字,根本避不过历史。可这些人,真就只代表宁波?这个问题很棘手,说不好。包玉刚祖籍定海,荣德生祖籍镇海,他们曾凭借敏锐和胆识弄潮于上海滩,拥抱国际资本,在外滩和虹口留下印记。可同样的年代里,上海也涌现出来自苏北、山东、安徽的生意人,从不输宁波人气势。对比来看,有些评价多少沾点粉饰,从“传奇”到“神话”,真真假假谁又敢拍板。
其实,“老三区”到底是不是宁波人的大本营,市井里大家心里都有哈数。老西门、杨浦、虹口这些地方,过去确实住过不少宁波移民,可老城区里原住民也不少。彼此之间有时候剑拔弩张,有时候又互帮互助,也不是简简单单几句就能说清。有个亲历者回忆,五十年代他在老西门看见的更多是各省拼盘式杂居,“拉家带口的,哪里人都有。”怎么就只成宁波人的地盘了呢?谁说了算?
不过讲到头,宁波人在上海确实留下了不少痕迹。他们创办的实业银行、机器厂、丝织业,给上海的近现代历史添色不少。偶尔也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局面:一边在街坊邻里间自豪地说祖上是宁波来的,一边却又在生意场上和江浙其他帮派争得脸红脖子粗。你要说他们团结,上台面时铁板一块;可要说他们分裂,家家各有算盘,也是实情。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宁波人讲究家族文化。族谱、宗祠、会馆,那些老照片里,站着一群或西装革履或布衣荆钗的人,都写着“宁波”两个字。可他们真正在上海的分布,其实比传说中分散好多。各区悄悄聚集,却又彼此渗透。“老三区”镇海帮、慈溪帮、鄞县帮,时常暗流涌动。后来的证券、地产、制造业新贵,有多少人还能分得清自个祖上在哪个县?反倒是普通市民,早混成了一体,口音里只剩点小小尾音。
相比之下,现在的宁波后裔在上海生活得也算自然。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470万人,按户籍口径,宁波籍家庭保守估算也不过三十来万。老底子的“宁波帮”光环淡化,实际影响力和归属感远没童年记忆里那么重。反正,大部分小年轻认祖归宗的热情也就局限在过年祭祖上,平时早已和本地人无二致。一问有没有老家亲戚,还真说不准。
不同的是,宁波人时常被说能干,肯干,还精于算计。可走近看看,这一点似乎也只是上海市井流传的“刻板印象”之一。数据没骗人,2022年上海市经济统计里,浙江及其下属县市(含宁波)的个体工商户总数和江苏湖北这些省籍相仿,并没有压倒性优势。要说宁波后裔比其他人口更“会赚钱”,也许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一时印象。现在你想要靠祖籍立身,其实已经行不通。
当然,说到底,这个城市里谁的故事都是来路复杂的。上海容纳了太多各路移民,这种包容性与宁波帮的存在感并不矛盾。只是,有时候大家说起“老三区”,就好像为了一块地皮贴上永久属地签,就此划清谁是“自己人”。可是仔细一想,现在的上海还有多少纯粹的“自己人”?反正社区里谁家隔壁还没个安徽小伙、湖南姑娘?
但有趣的是,定海(舟山)这个地方到了上海口中居然成了“正宗宁波”的代表。可如果回到老家问问,本地人未必认同。舟山群岛一直海路交通便利,不少人与宁波、温州都有千丝万缕关系。这样看来,谁能把祖籍说清楚?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家也就是听个响儿吧。
过去“老三区”宁波人是不是拥有绝对优势,或许不必再争。大家早已形成错综复杂的生活网络,宁波人和其他帮派交错为一体。失落还是骄傲,似乎都变成了日常里的随口一句。有人说上海离不开宁波帮,但你要问现在还能不能用老观念画地为牢,没人能拍胸脯保证都一样。
不过,不管是镇海来的还是定海来的,或者是慈溪、鄞县、余姚这些地界,到了上海,就是上海人。做生意也好,拌嘴也罢,总归都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过去也许爱较劲祖籍哪里,现在图个清楚有啥用?其实邻里之间都是你借盐我借酱油,早看不出谁是老宁波,谁是外地仔。
有些人觉得认祖归宗重要,却也有人觉得,时代早就变了,血缘也没那么强。宁波帮的荣耀历史,在今天更多变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谁是老三区的“种子”,还有多少现实意义?或许这些标签和分区,更像是为一座城市续写故事的借口。
城市的根,终归是多重的。宁波人在上海的集结,伴随着经济浪潮、移民迁徙和各种心绪,有时清晰,有时模糊。老底子的规矩和家族观念,到了今天,未必还能左右每个人的生活。可偶尔,在某个家族酒席上、某家宁波小吃摊边,突然一句家乡话冒出来,那点归属瞬间又点燃。
说得热闹,不如回头看看,上海到底是谁的上海呢?最后才发现,这其实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祖籍宁波又如何,不过是千万种城市底色之一。
来源: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