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安云乡4000亩油茶栽种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09:26 2

摘要:近年来,通川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发展“油茶+中草药”林下套种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了以短养长、一林多用、一地“双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通川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发展“油茶+中草药”林下套种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了以短养长、一林多用、一地“双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通川区安云乡4000多亩油茶正及时下地栽种。在位于安云乡战马村的明忠家庭农场,村民们正井然有序地开展“油茶+中草药”林下套种作业,锄头起起落落间,一株株种苗被精准而整齐地种下,为这片山林播撒下新的希望。

安云乡战马村村民王丙红:以前在我们农户手里,现在撂荒的也比较多,流转给这个业主,我们每天就在家门口接送,就可以挣得到钱了。业主栽这个药材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技术,我们还可以学栽培技术,还有药材的管理,对我们来说很有帮助,很有收获。

今年,战马村充分利用当地种植地理优势,种植了两千余亩油茶树,进入丰产期后将成为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同时,还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油茶林间还巧妙套种了虎杖等中药材,为战马村增添了乡村振兴的一抹新绿。

安云乡战马村村民罗光才:通过这个产业,对我们来说,这些五六十岁的老头,还可以能够在这里面劳动,可以增加一定的收益,是不是嘛。第二个,还给我们带来20%的收入(分红),又改变了我们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对老百姓都有好处。

漫山遍野的油茶绿,是战马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战马村因地制宜探索盘活闲置资源、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将疫情除治采伐区域优化更新为油茶林,把油茶产业建成生态低碳富民和可持续的林农产业,实现产业增效。

安云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统战委员李兴林:我们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油茶产业的优惠政策,在林地资源、产业基础、农旅融合方面得到有力支持,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增美。同时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以村集体+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企业全额投资,实行分红制,按照村集体5%,农户20%,企业75%的比例,建立长效的链接机制,实现农民增收。

油茶作为优质经济树种,不仅具备极高经济价值,其繁茂树冠还能为林下中药材提供天然遮阳屏障,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而虎杖等中药材市场需求强劲,经济效益突出。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真正做到了“树上产油、树下生金”。

通川区明忠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波:战马村这个地势比较好,比较适合搞林下经济,然后还有一个油茶项目就是现在正在推广一个,所以我们当时就把它接下来了。这边的面积整个这个村就有2000余亩,现在初步的计划就是全部把它打造出来,一个是油茶树把它种活,种好,二个是在林下在中间能够间种中药材,我们现在种那个虎杖,跟魏家工业园区一个厂里面已经达成了今后的一个销路的保障,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以村委会来做监督,还有一个就是发展村集体,让它们不断壮大,对我们这个产业有更大的支撑。

树上摘金果、林下挖金药。如今,在战马村的油茶林里,“致富新经”越念越响亮。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达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安云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统战委员李兴林: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与川农大等科研所合作,加强油茶种植的技术指导,确保油茶树栽得活、长得好。同时积极向上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和区水务局等部门,加强园区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计划以战马村为重点,建设标准油茶产业园,然后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其他村(社区),不断扩大油茶种植规模,促进油茶产业顺利发展。

来源:惜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