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钧外传《10》 刘箕子死得奇怪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09:05 1

摘要:董钧想要挥去那些并不存在的想法和预感,但却总也挥之不去。他仍然时不时去未央宫外行走转悠,仍然期望撞见天子。他甚至一遍遍设想了拦驾的方法。他想,天子出行,护卫肯定是前呼后拥,一般人绝对近不了天子身前,自己要近距离向天子禀报,必须出其不意,突然冲到天子跟前。但是这


董钧想要挥去那些并不存在的想法和预感,但却总也挥之不去。他仍然时不时去未央宫外行走转悠,仍然期望撞见天子。他甚至一遍遍设想了拦驾的方法。他想,天子出行,护卫肯定是前呼后拥,一般人绝对近不了天子身前,自己要近距离向天子禀报,必须出其不意,突然冲到天子跟前。但是这样一来,天子护卫绝对会把自己当做刺客,一定会刀枪阻拦,说不定自己还没到天子跟前,就已被剁成了肉泥。那么怎样才能进得了天子跟前,最好是突然的一边往前冲,一边声嘶力竭的高喊,皇上,小臣有要紧大事禀报,小臣要禀报!希望在没有被剁成肉泥之前天子听见呼叫而把董钧叫上前去,询问董钧怎么回事,董钧想,真要能近天子跟前,还不能马上就把自己的预感说出来,因为天子身边的人太多,天子一时半时也不可能拿出决策,一旦情况传出去,即使王莽当时不在天子身旁,也会有人把消息传递给王莽,恐怕还不等天子拿出主意采取措施,王莽就可能先下手了。如果王莽当时就在天子身旁,那就更不能当场把自己的预感说出来了,那样王莽必定当即就要了董钧的命。再说,天子是否就相信董钧的预感,要是天子认为董钧神经有问题,那就糟糕了,轻者赶走董钧,重者就可能下大牢。所以如果真能接近天子,只能说,小吏有话要向天子禀报,希望天子容小吏跟随天子回宫中或是在一个僻静没有他人的地方禀报,天子理解董钧的苦衷,下令保障董钧的安危,然后单独接见董钧,方可万无一失。

当然啦,这些只是董钧脑子里的构想,具体还要看当时的情况,假使董钧上前之际,就已经被乱刀戳得奄奄一息,那就要留下最后一口气,咬着牙把自己的预感告知天子,让天子提高警惕,采取自卫措施,免得遭遇不测祸殃。如果能在自己生命完结之际,把自己的预感告知天子,天子时时得以自保,不致遭遇祸殃,天子永远无恙,大汉社稷无恙,董钧也就死而无憾了!

不过问题是,董钧已在未央宫转悠两三个月,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天子出行。也许是董钧运气不好,天子出行时董钧因公干没去转悠;要么就是董钧转悠时天子没机会出行,所以才从来不得一遇。这天,董钧照例又去转悠,正在未央宫外出神的胡思乱想,几个公子哥儿迎面而来,为首的正是当初从蜀郡半道杀出来的梓潼人哀章。那哀章顶替他人射策不中,就一直在京都没走,说是要在京都求学,等待下次继续射策。如今的诸多学子赶在一个好时机,恰逢安汉公王莽广开人才之路,广设博士、太学生宿馆,像哀章这样的人可以免费住宿,还可以得到朝廷补偿,所以像哀章之流,京都里比比皆是。这日董钧转悠之际,被哀章和几个社会哥们撞见,哀章一把攥住董钧,说董钧兄弟,当了官儿就把哥们忘啦是不?这么久不见你兄弟的面,今天见了,兄弟们聚聚,喝一杯!董钧心里有事,说,对不起,不奉陪了。哀章说,给个面子,这些都是我新近结交的朋友,大家认识认识,今天我哀章做东,走走走,聚聚,聚聚!哀章和几个哥们不由分说,拉起董钧就走。董钧实在无法推脱,只好从命来到一家酒店,不一会儿堂倌摆上酒菜,哀章来了一通介绍,哥儿们便交杯换盏,海喝起来。三杯酒下肚,哀章和哥们夸夸而谈,大侃特侃当今安汉公如何如何了不起,如何如何深得人心。这个说,请愿时我喊破了嗓子,那个说他扯破了喉咙,更有人说,他爬到别人肩上,赤着身子,挥舞衣衫,高喊安汉公九千岁,只差没有喊安汉公万岁了。公子哥们一边狂吹一边狂饮,一个个大言不惭,有人说什么如果得安汉公重用,就是给安汉公舔屁股也心甘情愿。哀章嘲笑说给安汉公舔屁股嫌你舌头粗糙,你倒是适合给我哀章端屎倒尿。那人说,你哀章要是能够爬到朝廷二千石的位置,就给你端屎倒尿哪又何妨!哀章借着酒精的作用,夸海口说,哥们听好了,哀章不爬上二千石的位置,绝不是人!

公子哥们个个都是酒篓子,一碗一碗的灌下去,居然没有人大醉特醉。董钧一开始就很克制,他怕自己喝醉了口风不稳,吐出心里的秘密不好。再说,他也不是和这帮公子哥们一条道,他有他的追求和做人准则。竟管公子哥们老是劝董钧喝酒,甚至有人几次三番强行灌他,但他却坚决克制,灌的人觉得没趣,也就不再强人所难。哀章也说,董老弟你自便,自便。董钧客套说,自己确实不胜酒力,不敢奉陪。说着就提前告辞,回寓所去了。

再说哀章吹了牛皮,夸了海口,心里真还老是记着要做官儿的事。凭他的水准,要想做官,岂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自己心里有底,说不定三次四次射策都不可能得中,那么吹了的牛皮怎么得以实现呢?哀章想,自己到京都来的时候,是给家人夸了海口的,不弄个一官半职,不光宗耀祖,绝不还家!进京初次射策,算是检验了自己的水准,月宫里钓鱼——差得远!想想自己脑瓜子也不木,怎么就读不进书呢,摸到书心里就空唠唠的,放下书本居然就浮想联翩,想不到的事都能想到,三岁幼儿时龌龊不堪的事儿也都历历在目,记得清清楚楚。然而读书却脑瓜子就像装了糠,乱糟糟的简直不成东西!照这样下去,哪里去弄个一官半职,什么时候又才能光宗耀祖?

哀章一天到晚就想走个捷径,企图勾腰杆就捡个官儿当当。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董钧,何不请教请教董钧,再怎么说董钧也是朝廷官儿,见得多,请教他,看有什么法子弄个官儿当当。

这天,哀章来到董钧寓所,约董钧喝酒。董钧说上次醉了酒,几天都没清醒过来,不去了。哀章说,今天没别人,就他俩,再说,也不劝董钧的酒,只是小聚一下,顺便有事要求教董钧,希望董钧给个面子。哀章不管董钧给不给面子,仍然是不由分说,拉起董钧就走。到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酒肆,几杯酒下肚,哀章叹息起来,说自己来京都已经好几个月,还是一事无成,心里非常惭愧,本想回家去,却又无颜回去见家里父老,因此心里十分苦恼。说着,哀章捏捏鼻子,好像要掉泪似的“哼哼”了几声。接着又说,好不好他和董钧都是蜀郡人,是同乡,他希望董钧帮他一把,在董钧的上司那里说说话,设法弄个什么差事。要不就在董钧身边谋个事情干干,只要有事情干,比现在这样闲着好。董钧说,你现在不是在求学吗?哀章说,求什么学呀,恼火得很,你喊我打打乱硪子石还可以,真叫我闷起儿壳读书,这脑瓜子就不是那么回事,总是空唠唠的不管用,要靠射策得官,哪得射到哪个猴年马月去啦!兄弟,你在朝中好歹也是个官儿,你就给哥们想个法子,随便弄个差事干干。董钧说,我自己仅仅是个守仓库养牲口的角色,那不叫官,简直就是个什么来着——总之什么都不是!哀章说,兄弟你也太谦虚了,好歹你是射策中的官儿,不管哪官儿是大还是小,总之是朝廷的官,往上升已经有基础。可是我哀章,身子还在门外,别说往上升,就连往门里去的资格都还没有,怎么是好哇!兄弟你无论如何得帮哥子一把,把哥子拉进门去了,以后的事,你就嫑管了。假使哀章今后有个一官半职,这么说吧,假使哀章今后有丁点好处,绝对有你兄弟一份!兄弟你可嫑再说推口话,从今天起,哀章可就缠到你啦,你哪天把哀章拉进朝廷的门槛了,哀章哪天就给你下跪磕三个响头,要不哀章现在就给你把头磕这里放起,等你把哀章拉进门槛了,再磕三个咋样!

说着哀章离开座位,扑倒就要磕头,董钧慌忙扶住,说要不得,要不得!又说,你先起来,董钧答应你,尽量给你想想法子。哀章说,那不是尽量哦,是要一定哦!董钧说,好好好,一定,一定!哀章满心欢喜,说,喝酒喝酒,有兄弟这话,哀章就有盼头了,来,干!

董钧是个诚实的人,既然答应了哀章,当然就要诚心诚意为哀章想点办法,无论如何得给哀章在朝廷谋个事情做。可是朝廷凡是有职位的差事,都是经过严格射策命中的,不经射策的差事,只能是杂役什么的,比如董安这样的打杂出苦力,根本就不叫官。按说,不少官员都有门客,哀章完全可以到某个官员家做门客,但是董钧到京都时日不长,对各样诸侯官员根本不熟悉,不知道该把哀章举荐给谁。再说,即使有熟悉的诸侯官员,但是哀章的学识,又确实不敢恭维,怎么好推荐,弄不好说我董钧无能,推荐的人既无才又无德,岂不受人耻笑。想来想去董钧没法,只好向老师王临求助,看看王临可否收哀章做学生。董钧把自己的意思向王临说了,王临表示同意,但要检测检测哀章的学识,还要大挑一下。大挑嘛,就是看看相貌。董钧知道,按照射策的要求,大挑長方的“同”字脸、四方的“国”字脸、圆圆的“田”字脸,都是受欢迎的相貌。然而上丰下尖的“甲”字臉,反过來上尖下阔的“由”字脸,以及两头尖的“申”字脸,都是不讨人喜欢的长相。董钧觉得,哀章的长相如同他的学识一样,同样不敢恭维。哀章那个长相,既不是“同、国、田”字形受欢迎的脸,也不是“甲、由、申”不讨人喜欢的脸,怎么说呢,哀章那脸型,居然是上宽下阔中间凹与众不同的怪脸,就是说,两个颧骨很高,脸部没有一点肌肉,因而凹进去成了寡骨。常言说,脸上无肉(蜀郡方言,“肉”读成“RU”音“如”),一定是怪物。董钧想,哀章那副尊容,怎么可能招大鸿胪喜欢。王临要测测哀章的学识,看看哀章的长相,无论哪个方面都不敢恭维的哀章,实在不好拉来见大鸿胪。董钧原以为老师答应接纳哀章就是了,没想到老师还要测试,还要看面相,董钧无可他说,只好说,过几天把哀章叫来,请老师定夺。

但是一连很多天,董钧却不知怎么把哀章举荐给王临。好在就在董钧束手无策、苦无他法之际,朝廷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天子死了。公元6年2月4日,天子刘衎刘箕子死了。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董钧更是无比震撼与惶惑。

董钧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天子死得太年轻——年仅14岁。14岁。正是风发正茂,并且眼见着就成长起来,即将主政了,却突然死了。天子一死,天下又将如何,令人不胜担忧!

董钧之所以惶惑,是因为自己那个预感居然变成了现实。他怀疑天子的死必有蹊跷,但是他不敢把自己的心思向任何人透露,透露必然招来无妄之灾。朝廷公布说,天子死于疾病,医治无效,不幸英年早逝。如果董钧对别人说,他早有预感,预感天子是被人害死的,那么追究起来,谁害死的,董钧能说得清吗?绝对说不清!

董钧只能在心里痛心没能在天子死亡之前把自己的预感传达给天子,也许这是天命。也许是——,是什么,董钧却说不出来,也没法说出来。直到几十年以后,董钧从学生班固哪里得知了刘箕子的死因,更是自责不已,痛恨自己缺乏胆识和魄力,如果当时自己敢于以死闯宫,得见天子,禀报自己的预感,天子也许不会英年早逝。

那么,天子刘箕子到底是怎么死了的呢?毋庸置疑,王莽害死的。话说刘箕子14岁了,已经懂事了,他经常问起自己的母亲,王莽总是回避。刘箕子问起舅舅家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等这些昔日儿时伙伴,王莽总是搪塞。刘箕子很聪明,总感觉这里边有问题,越是感觉有问题,就越是要询问。有几次利用上朝的机会,刘箕子把他认为可以回答他问题的大臣叫到跟前,问起自己的母亲和舅家,大臣斜眼看看王莽,不敢作答,或答非所问。刘箕子问不出所以然,却又不甘心,多问几次没人敢回答,刘箕子就生气了,责问被问的大臣“你怕什么,你怕谁”?刘箕子要大臣把害怕的那人说出来,大臣岂敢就说,刘箕子无奈,只好把大臣狠狠的痛骂一通。刘箕子此举却使他自己渐渐的向死神靠近,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权倾朝野的安汉公王莽感到,这个刘箕子太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要问大臣害怕谁?还能害怕谁,有心眼的都知道,大臣们不可能害怕你天子,不要以为你坐在龙座上,百官都向你三呼万岁,就怕你了,就会听你的了?屁!你刘箕子乳臭未干,谁怕你!大臣害怕的,除了我安汉公,绝无二人!你明明知道这一点,还故作痴傻,你不是找死么!你以为你14岁了,骨头长硬了,就想怎么样了,你还嫩得很!既然你以为你的骨头硬了,不再长了,那么就到此为止,免得你真的骨头硬了,王莽还奈何不了你呢!王莽什么人,岂能看不出你在朝堂上表面痛责大臣实则是冲王莽来的,你想怎么着,你真还想举手遮天啦?没门!

王莽看出刘箕子作眼作色的已经不大好驾驭了,决定早早置刘箕子于死地。正好春寒料峭,刘箕子感到身体不适,有点小感冒,清鼻涕有点讨厌的不停的流,王莽觉得机会来了,就给刘箕子端上一杯酒,说这是驱寒的椒酒,喝下去就会祛除身上的寒气,感冒就会不治而愈。刘箕子不假思索,端过来就一饮而尽。刘箕子喝下椒酒半柱香的功夫,感到肚子很痛,叫侍从快叫御医,王莽却说这是椒酒驱寒的作用,没事儿,不用叫御医。然后,王莽就叫人把刘箕子关在黑屋里,不准人去看望,说是见了天日又要中寒气,过了三日就会自愈。刘箕子被关在黑屋子里,肚子痛得喊爹叫娘,但是没有人敢过问,三天后,刘箕子就一命呜呼,离开了人世。刘箕子死了,王莽痛哭不已,命令全大汉俸禄六百石的官员全部守孝三年,违者斩!刘箕子的葬礼也是空前的隆重,全大汉官员都要举哀,参加葬礼的人达到数万人。刘箕子死后谥号为孝平皇帝,史称平帝,葬于咸阳城北十五里处,是为康陵,其陵东西横距216米,南北纵距209.7米,高30.6米。刘箕子的妻子王嬿是王莽的女儿,被封为皇后。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自己的女儿当然也就不是皇后了,因而被封为“黄皇室主”,王莽还要求女儿改嫁,但没想到他女儿竟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对父亲的行为痛斥不已。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烧毁了宫殿,黄皇室主却不肯逃走,毅然迎向火海,化为灰烬。所以,黄皇室主又被称为孝平王皇后、孝平皇后、孝平王后,黄皇室主死后葬于康陵东南500米处。

西汉江山到这里就算告了一个段落。这也正好应了后人一个千古传说,说大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从小就结交江湖好汉,朋友满天下都是。他的这些朋友差不多都是受苦受穷的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就是其中的一个。樊哙以卖狗肉为业,刘邦经常找樊哙吃狗肉。樊哙每天一到东集,刘邦就象影子一样,跟着就到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拿起肉就吃。他们是好朋友,樊哙又不能说刘邦你不能吃。刘邦一吃狗肉,就大喊大叫,“快来吃呀!真香呀”!,他这一喊,人家都围上来买,一车子狗肉转眼就卖完了,最后一数钱,还真卖得不少。可是日子长了,樊哙有点烦了。这天樊哙赶了个早,去赶西集,想躲开刘邦。刘邦照常去东集,到集上一看,没有樊哙。心想这家伙耍滑头,怕我吃他的狗肉,可能赶西集去了。看看天还早,他也去赶西集。刘邦走的是近路,中间隔了一条小河。刘邦来到河边,河水太深过不去。如果绕道从桥上过去,赶集就晚了。刘邦自言自语地说,谁能把我背过去呢?一句话没说完,就见河水翻起浪花,从水底爬出一只团鱼,比碾盘还大。刘邦对团鱼说,你能驮我过河吗?团鱼点点头,刘邦就站在团鱼背上,稳稳当当过了河。刘邦赶到西集一看,樊哙正在发愁呢。原来一车子狗肉一点也没卖,樊哙一见刘邦连忙打招呼,邦哥快来吃肉。刘邦也不客气,抓起肉来,又是边吃边喊,快来吃狗肉呀!又香,又烂的狗肉呀!刘邦这一喊,忽啦围上一圈子人,只一会儿的功夫狗肉就卖完了。卖完了肉,樊哙推着小车要往原路走,刘邦说,咱们走近路吧,河里有船啦!到了河边一看,河里空荡荡的,哪里有船。樊哙抱怨刘邦。刘邦不慌不忙,朝着河中说道,谁能把我驮过河去呀!樊哙心想刘邦怎么啦,神经病啦,谁知刘邦话音刚落,就见河水又翻浪花,那只老团鱼又从河里爬了出来。刘邦帮樊哙把车子放在团鱼盖上,先过了河,老团鱼又急忙回来驮刘邦。团鱼到了河边,刘邦一跳上岸,樊哙就用挂肉的搭子,一下勾住了团鱼,拉了上来,笑着说,你看这团鱼多肥,煮了掺上狗肉卖,能顶几条狗呀!刘邦没有阻拦,樊哙就把团鱼弄家去,煮了掺狗肉卖了。就在樊哙杀死团鱼的那天夜里,刘邦梦中见老团鱼哭着说,主公,你吃了我的肉,我无话可说,别人吃了我的肉怎么办呢?刘邦听到这话,感到实在对不起老团鱼,就随口答道,谁吃你的肉,你吃谁的肉。结果老团鱼转生为白蛇,把吃过团鱼肉的人都吃了,一直把芒砀山吃得多少里没有人烟。到了秦朝末年,刘邦带领一班贫苦农民,举起反秦的义旗,来到芒砀山,那身如大梁的白蛇,一见刘邦,“叽溜”一声,吓得缩成象筷子一样大小,恳求刘邦绕了它,从此它再不吃人了。但是刘邦听老百姓怨声载道,都说白蛇太可恶了,一定要斩杀白蛇。白蛇警告说,你要杀我的头,我就纂你的头,你若斩我的尾,我就纂你的尾!白蛇还没说完,刘邦心想我既不斩你头也不斩你尾,我斩你腰,你能怎么样。于是手起剑落,一剑把白蛇斩为两段。夜里白蛇给刘邦托梦说,主公,你今天杀了我,何时还命呢。刘邦梦里感觉自己这是睡在山顶上,于是就随口推脱说,这里高山峻岭哪有命还?平地(平帝)还命罢。白蛇说,这话是你说的,今天欠我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把我腰斩两截,我就在你大汉朝的中间平帝(平地)时篡你的朝。所以西汉传到平帝刘箕子,白蛇转世的王莽,果然杀了汉平帝,篡夺了汉朝。

来源:妙笔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