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渤海湾的海风徐徐吹来,携着潮声与暖意,拂过油田、码头、高新区、街巷,也悄然吹入千家万户。在这里,有一群被街坊们唤作“滨姐”的宣讲员,正用带着乡音的话语、沾着烟火气的故事,把政策与理念如春风化雨般送到车间、码头、胡同,送进百姓的心坎里。
转自:天津日报
渤海湾的海风徐徐吹来,携着潮声与暖意,拂过油田、码头、高新区、街巷,也悄然吹入千家万户。在这里,有一群被街坊们唤作“滨姐”的宣讲员,正用带着乡音的话语、沾着烟火气的故事,把政策与理念如春风化雨般送到车间、码头、胡同,送进百姓的心坎里。
滨海新区妇联打造的“滨姐说”宣讲品牌,以“走出文件、走进生活”的方式,让女性的声音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共振。她们不是照本宣科的干部,而是邻里常见的大姐、阿姨、小妹。这支由112人组成的“滨姐”宣讲团,像一个立体的声音网络,覆盖城乡、串起行业、接通心绪。她们手捧一本厚厚的“宣讲菜单”——整整162个课题,精准呼应不同女性的真实需求:女工想学新技术,农妇要找增收路,妈妈渴望育儿经……每一个话题,都不是灌输,而是对话。
全国三八红旗手尤立红,扎根油田一线26年。她站在姐妹中间,话音有力:“新时代的工人,不能光使力气,还要会使巧劲儿。咱们女人的智慧,也能让铁钻头‘长眼睛、会思考’。”24岁的“新农人”王莉在田埂上笑着说:“盐碱地怎么了?冰草一样绿得发亮!乡村振兴不是空话,它就长在这一畦一畦的绿苗里。”
女主播陶老师把直播间变成公益课堂,带孩子阅读,帮妈妈学直播;社区“悦读分享会”上,金海鸥老师提起这两年100场家庭教育进社区的活动,满脸欣慰:“从前只会催写作业,现在学会有效沟通——咱们既能带好娃,也能顾好社区,心里特别亮堂。”
“滨姐”们的讲台,从不限于会议室。寨上街道惠阳里社区的小亭子,成了阿姨们乘凉听讲的好去处。宣讲员刘晓萍把自己三赴西青区第六埠村的见闻变成唠家常:“政策暖了,人更勤了,好日子就是这么来的。”她还会聊到民法典里的居住权,让老人安心,“签个手续,房子给了孩子也不怕没地方住。”
朝阳花园社区的“墙根党课”早已小有名气。宣讲员就站在老墙下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养老金涨了、医保更方便了、老小区变美了……她们还创新推出“音乐党课”——讲完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巾帼奋斗故事,就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说到新时代女性,又唱起《花开中国》。红歌伴着故事飞,使理论不再枯燥。
“滨姐”们甚至把宣讲“玩”出了花样:举办“理性追星圆桌会”,陪青少年聊聊什么是真正的榜样;开设“网络安全小课堂”,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商圈里的“法治嘉年华”,有“反诈圈套”“平安视力表”,市民边玩边学,看清非法集资的陷阱,记住“高收益是骗局”……政策不再冰冷,而转化为一场 场可触摸、可感受的体验。
既守初心又望远方。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滨海新区妇联发起“红色寻迹·青心传承”行动,带高中生走进博物馆,在沧桑史料前发出青春的誓言。她们还要培养30名“小小宣讲员”,让红色记忆传承下去。
绿色是未来。“滨城巾帼生态文明提升行动”已悄然启动,12位女讲师组成生态团,一年24场活动排得满满——“守护蔚蓝海岸”净滩中,30个家庭捡拾垃圾30公斤;旧校服改手提袋,既好看又环保;“净走5公里”途中,50组亲子家庭边走路边学垃圾分类、做净水实验……
风从海上来,声从心中发。“滨姐”们行走在滨城的每一个角落——她们把时代的宏大叙事,酿成了最亲切的乡音,只为让每一句政策,都落入生活、长出温度。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