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引领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8 09:05 2

摘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4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五个城市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国际化消费场景,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商业繁荣、市场兴旺、人民满意的城市样板。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提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写进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到国务院批准率先在北京等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再到商务部出台《措施》等文件扎实推进培育建设各项工作……一揽子重磅政策加速落地,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乘势而上。目前,五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32%,消费品进口占全国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消费既有品质又有活力。

此次《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政策从“试点探索”转向“加快推进”,通过优化消费供给、提升消费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八大举措,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向更高能级。

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已形成差异化路径。重庆通过“渝见柬埔寨”跨国美食节与“巴蜀文旅走廊”串联文旅消费;上海构建“金融+直播+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AI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北京以“商文旅融合”打造“赏花经济”IP;广州依托广交会和国际枢纽优势,强化“千年商都”的全球链接能力。这些实践不仅激活了本地消费市场,更通过跨境联动与数字化赋能,构建起多元化消费生态。

《措施》提出多项突破性政策:在消费供给端,支持新品首发首秀、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推动“国潮”品牌出海;在消费环境优化上,简化大型活动审批流程,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度,有序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在服务消费扩容方面,推动体育赛事、演艺活动与商圈景区深度融合。这些举措将加速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形成“首发经济—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的升级链条,增强城市消费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承载着三重战略使命:对内,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对外,提升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话语权;对区域,形成消费辐射网络,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当前仍面临本土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消费环境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等挑战。未来需在强化政策协同、培育消费文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中心城市范式。

消费是拉动经济最主要、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正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创新实践的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望成为全球消费趋势的策源地,引领中国消费市场向更高水平跃升,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李军

来源:宣讲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