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预制菜这个话题,已经争论多年了,罗永浩只是再次将其“点燃”,但终究挡不住这个趋势,稍微上点档次的餐厅,几乎都是预制菜为主,别说大城市,即便小县城也是如此。
关于预制菜这个话题,已经争论多年了,罗永浩只是再次将其“点燃”,但终究挡不住这个趋势,稍微上点档次的餐厅,几乎都是预制菜为主,别说大城市,即便小县城也是如此。
现在要想吃现做的,还要去城中村的街头小店或者乡村特色小店看看。预制菜这个概念,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从养殖、种植到餐桌的流通环节,是否安全可靠。
罗永浩作为一个老网红,深谙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其语言组织能力与话题角度的切入点,都是业界学习的教材。
在罗永浩面前,别说西贝老板贾国龙这样的传统商人,即便是俞敏洪、董宇辉都难占上风。
因此,这场争论,哪怕于东来、华杉支持西贝,罗永浩在气势上基本稳赢,但这不代表西贝有问题哈!
西贝的餐品,不论是卫生还是安全,那都是餐饮界的头部,当然,如果有人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或者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那肯定也能找几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当年,老罗砸西门子的冰箱,一战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也让他尝到甜头了,产生了“惯性”。
这次碰瓷西贝,很明显是一次故技重演,当粉丝们还在讨论预制菜的时候,罗永浩就已经巩固了自己在网红界的江湖地位,还趁机高举大旗、笼络人心。
他在直播间手撕西贝、大谈情怀与预制菜,粉丝为其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交个朋友直播间的带货业绩提升了多少?
罗永浩那个“悬赏十万”的噱头,声称要搜集线索,跟很多网红的转发有奖活动如出一辙,只不过人家是随机的真奖,他这个最终解释权还在自己手里,奖不奖、奖多少、奖给谁都是罗永浩说了算。
面对罗永浩的碰瓷,西贝的老板,真的是毫无还手之力,还声称发动1.8万员工应对,整个过程完全就是自证与虚张声势,那么大一家公司,也没个像样的公关出面澄清,连罗永浩都觉得对方不专业。
贾国龙说的那些话,基本属于老调重弹,我都怀疑罗永浩已经预判了他的言论与接下来的动作。西贝的那场直播特别滑稽,完全是大型翻车现场,连个普通网红的水准都没达到。
这个时候不是直接回应罗永浩,而是就粉丝最为关心的话题,比如预制菜的生产车间、安全性、是否有隔夜菜、制作透明化、价格是否符合市场……展开说明,并邀请记者与网红现场直播。
平心而论,西贝的餐品,味道和价格都一般般,不值得吹,也没有黑的必要,但人家的标准化与安全卫生,确实做的可以,属于预制菜里面的领军企业。
贾国龙是个做实事的企业家,在玩互联网这块,真的跟罗永浩不是一个级别。他选择硬扛到底,不论输赢,罗永浩都是赢家,因为人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的预制菜,越来越普遍了,连航天员吃的都是预制食品吧。这个行业既需要于东来、贾国龙这样的实业家来精耕细作,也需要罗永浩这样的大网红来监督,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利益驱动。就像当年罗永浩碰瓷西门子,锤子手机应运而生,出道就自带知名度。
在预制菜这个行业,比西贝差的一大堆,罗永浩怎么不去“关注”?因为体量小,掀不起波澜,而西贝是头部,能够给他制造足够的话题,加上预制菜给人的观感不好,科技与狠活一直被大家所诟病。
罗永浩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名利双收,但这些只是短期目标,他的深层出发点,应该就是准备整顿这个行业,说直白点想切入这个赛道,吃“预制菜”这口饭。
这种碰瓷头部提升自我品牌身价,快速获得人气的玩法,是互联网竞争的常态,那几个手机厂、电车厂都玩过,罗永浩这点伎俩,互联网玩家都心知肚明。
互联网上明白人还是不少,罗永浩那个打法,短期内见效快,还能免费扩大知名度,但副作用也明显,一是你自己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二是玩碰瓷的次数多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类似于之前某些打假人,以打假之名,为自己博名声,还以为自己带货预制菜找了个合理的借口。
西贝的产品,在行业的认可度与口碑,还是过得去的。那个价格,对写字楼的白领应该是没问题的,食品安全还是让人放心的。
大家觉得西贝和罗永浩,到底谁对谁错?
来源:江南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