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浩瀚宇宙中,太空岩石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其中,“泥球陨石”阿瓜斯·萨尔卡斯(Aguas Zarcas)自被发现以来,便不断给科学界带来惊喜,挑战着人们对碳质球粒陨石的传统认知。
【CNMO科技消息】在浩瀚宇宙中,太空岩石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其中,“泥球陨石”阿瓜斯·萨尔卡斯(Aguas Zarcas)自被发现以来,便不断给科学界带来惊喜,挑战着人们对碳质球粒陨石的传统认知。
2019年4月,阿瓜斯·萨尔卡斯穿过地球大气层,在哥斯达黎加上空分裂并降落。这一事件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就连一个被陨石击中的狗屋,也因这一特殊经历在拍卖会上以近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屋顶上那7英寸(18厘米)的洞,仿佛是它见证这场太空奇遇的勋章。此次共回收了27公斤(60磅)的陨石碎片,是自1969年澳大利亚穆奇森类似陨石坠落以来,此类陨石的最大一次降落量。
此后,关于阿瓜斯·萨尔卡斯的研究热度居高不下,至今已发表了76篇研究论文。哥斯达黎加圣何塞大学的地质学家赫拉尔多·索托表示,阿瓜斯·萨尔卡斯的陨落是该国的重大新闻,在过去150年中,没有其他火流星像这样被广泛报道,且其陨石碎片在哥斯达黎加被成功回收。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和SETI研究所的陨石天文学家彼得·耶尼森与赫拉尔多·索托合作开展了新的研究,追溯这颗陨石的起源故事。他们借助卫星数据、雷达、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追踪到这颗陨石到达地球的轨迹。尽管其到达地球的终点已被详细记录,但它的起源却更具神秘色彩,很可能来自外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
CM2碳质球粒陨石中的“M”代表以1889年在乌克兰降落的米格耶岩命名的亚群,“2”表示其成分因水和热量发生的变化,从1到6分级,阿瓜斯·萨尔卡斯被归类为被水适度改变但未被热量改变的类别。碳质球粒陨石因富含碳、有机物和含水矿物,通常被称为“泥球”,它们在太空中或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容易破裂,像萨特尔磨坊和弗伦斯堡等陨石,几乎没有可供科学家研究的可回收材料,因此一直被认为是脆弱的。
然而,阿瓜斯·萨尔卡斯却打破了这一认知。尽管它最终在距离地球表面约25公里(15.5英里)的高空中分裂,但并未像其他同类陨石那样破碎成无数碎片,而是留下了大块完整的岩石。通过对宇宙射线暴露的分析,科学家们与加州大学的宇宙化学家基斯·韦尔滕一起确定,它很可能在太空中漂泊了超过200万年,且没有受到任何划痕。这一时间线与我们之前对富含碳的陨石的了解大相径庭,这些陨石通常在到达地球表面时会因碰撞裂缝而爆炸成碎片。
该团队还测量了146克(5.15盎司)的阿瓜斯·萨尔卡斯陨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结果表明自陨石内层暴露于宇宙射线以来,已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自200万年前从小行星上分裂后便是如此。此外,他们确定这颗陨石在撞击大气层时直径约为60厘米(23.6英寸),来自小行星带较低位置的一颗更大的小行星,很可能是其外缘地区。
阿瓜斯·萨尔卡斯的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于碳质球粒陨石的新见解,这些陨石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原始的材料之一。或许,阿瓜斯·萨尔卡斯需要一个比“脆弱的‘泥球陨石’”更好的昵称,以彰显它独特的太空之旅和科学价值。这项研究发表在《陨石学与行星科学》杂志上,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来源:手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