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就像是走马灯,有的皇室家族十几年就「更新换代」了,只有少部分能维持数百年的「皇室荣耀」。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就像是走马灯,有的皇室家族十几年就「更新换代」了,只有少部分能维持数百年的「皇室荣耀」。
但却有不少世家大族能跨越多朝,甚至繁盛千年。
从「王谢乌衣」到「五姓七望」,隋唐之前的世家在某些层面上可谓是只手遮天。
然而,虽然在史书里王朝皇室和世家大族同为「掌权者」,都是地位显赫的代表——皇室坐拥天下,世家垄断资源,看似是人口繁衍的「天选之子」。
但真从基因角度研究这些家族时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些在史书中「牛气冲天」的皇室与老牌世家,人口规模其实远不及另一批家族。
今天我们通过现代基因研究,盘点了那些曾在南方扎根,且如今后代数量最多的十个姓氏家族。
‼️请注意:本文主要盘点战汉以来形成的姓氏家族,其中刘邦家族因全国均有分布,暂不纳入排名。
❤️ps:文末有总结表~
新安汪氏家族,形成时间约在 2180 年前,推测为徽州地区的汪氏家族,代表了皖南徽州地区汉朝以来的历史悠久的家族。
家族后代以汪姓为主。在汪姓人群中,O-934 下游分支 O-MF38595 占了较大的比例,有较大的人口爆发,推测是因为隋唐时期徽州望族汪华。
隋末天下大乱,汪华率众起义,占领歙州、宣州、杭州等六州,建立吴国,称吴王,后于武德四年降唐。
汪华在徽州地区影响极大,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死后为其立祠,拜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
新安汪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约 420 万,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
湘赣粤曾氏的后代姓氏占比
但该家族后代中曾姓占比高达 25.77%,且远高于曾姓在全国的人口占比(0.52%),可以推测这是一个以曾姓为主体的家族。
湘赣粤曾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约 420 万,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及周边省份。
南方吴氏家族,形成时间为 2540 年前。
支系在春秋至秦汉时期多次爆发,可能与长沙王吴芮家族传承有关。
南方吴氏的后代姓氏占比图
南方吴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历史上,吴氏家族在南方地区经历了多次迁徙与繁衍,形成了庞大的家族网络。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3%,约 462 万,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以吴姓为主。
新安方氏家族,形成时间约 2040 年前的两汉之际,代表了皖南徽州地区汉朝以来的历史悠久的家族。
族谱《方氏宗谱》记载了家族的来源:
西汉末年,河南人方纮为逃避王莽之乱,带领家族迁移到丹阳郡歙县东乡(今浙江淳安)。
东汉以来,新安方姓的迁移繁衍多在南方,特别是古徽州、严州及周边地区。
新安方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4%,约 476 万,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方姓为第一大姓。
南方邹氏家族,形成于 2160 年前的战国末到秦汉。
家族中邹姓的占比高达 7.05%,是全国邹姓比例(0.30%)的 20 倍左右。
但因为邹姓来源纷繁,目前暂时无法判断该支邹氏家族具体所属情况。
南方邹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7%,约 518 万,在江西新余、吉安等地占比突出。
衢州徐氏家族,形成于 2210 年前的西汉时期,徐氏族谱中多记载始祖为西汉江夏太守徐元洎。
《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五》记载衢州一带的徐氏较早被史书记载的人物有:
南朝的徐伯珍,精通经史,兼明道术。
唐朝的中书侍郎徐安贞,两唐书有传,《全唐诗》收其诗作 11 篇。
衢州徐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该家族后裔约占中国人口的 0.39%,约 546 万,集中分布于浙江西南部、江西东北部,徐姓为第一大姓。
东南叶氏的后代姓氏占比图
叶姓为家族第一大姓,18.5% 的占比高于其他姓氏,还是叶姓在全国人口占比(0.48%)的近 30 倍。
东南叶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东南叶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后代占全国人口的 0.54%,约 756 万,集中分布于东南个省份,在浙江、江西、台湾、福建、安徽、海南、广东,均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1% 以上。
福建《陈氏族谱》记载:
晋永嘉二年(公元 308 年),陈润以中原板荡,避乱入闽。
寓居福州乌石山。永嘉六年(公元 312 年)又隐居长乐岱边,后世子孙分迁到福建各地及粤、浙、台、赣、川等地。
晋安陈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后代占全国人口的 0.58%,约 812 万,其中陈姓为第一大姓,占比 25.08%。
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浙江等省份,其中福建占比超 6%。
中南萧氏家族,共祖时间约 2350 年前,对应历史上的萧氏大宗庐陵萧氏及其近支。
萧(肖)姓是排名中国第三十三位的人口大姓,目前约有 739 万人口,占总人口的 0.56%,主要分布于以赣湘鄂粤桂闽为代表的中南腹地。
而中南萧氏家族中的萧(肖)姓占比有 20%~2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0 倍左右。
中南萧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后代占全国人口的 0.62%,约 868 万,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推测可能与历史上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人口大迁徙事件有关。
中南林氏家族,形成于 2450 年前,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多的基因家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晋安林氏家族,遗传标记为 O-Y19688。
福建《林氏族谱》记载:
林氏开闽始祖林禄(274 年—357 年),晋永嘉五年诏同陶侃讨杜弢之乱,迁合浦太守,后奉敕守晋安,而落籍福建晋安。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子孙有陆续外迁到广东、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市。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孝友》和《元和姓纂》中也有相关记载。
自宋代以来,福建林氏逐渐形成了以「晋安郡王」林禄为构拟始祖的族谱世系系统,直到现在。
中南林氏的后代姓氏占比
中南林氏的人口分布占比图
目前中南林氏家族的后代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占全国人口的 0.79%,约 1106 万,其中林姓占比为 25.01%,为家族第一大姓。
从这些基因家族的故事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的家族人口姓氏传承与历史迁徙、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不仅因为几次历史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衣冠南渡」→「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些南方人口大族基本上还都是源自历史上战乱较少,环境较为封闭,长江以南的非官话地区。
来源:DNA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