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失眠了,凌晨二三点也睡不着觉,生存的压力像潮水般涌来,生活的琐事像乱麻一样纠缠不清。直到我失眠的第n天,我不再盯着天花板发呆,我穿好衣服,在书柜拿起那本落满灰尘的《道德经》,泛黄的《道德经》让我意识到,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总是在追逐外界的认
最近,我失眠了,凌晨二三点也睡不着觉,生存的压力像潮水般涌来,生活的琐事像乱麻一样纠缠不清。直到我失眠的第n天,我不再盯着天花板发呆,我穿好衣服,在书柜拿起那本落满灰尘的《道德经》,泛黄的《道德经》让我意识到,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总是在追逐外界的认可,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然而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内寻找。
也就在这一刻,我突然明白《道德经》里那句大巧若拙:“真正的高手从不炫耀技巧,而是从容地让事物自然生长。”于是,我准备佛系的生活下去,重养自己一遍。
隔壁同事和我说:“今天又被领导骂了,说我PPT做得太慢,可我已经连续加班一周。”我望着她问她:“要不要试试学学水?利万物而不争。”她苦笑着:“不争?再佛系下去连饭碗都没了。”
可就在刚刚,她突然告诉我,自己主动退出了部门晋升竞争。在星巴克里,她搅着凉透的拿铁说:“你记得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我埋头做完三个项目,结果总监主动找我谈话,说我才是团队真正的定海神针。”阳光斜斜打在她的睫毛上,我看见那个总在焦虑“40岁危机”的姑娘,眼里第一次有了沉静的波纹。
朋友李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项目负责人。有次她跟我吐槽,新接手的项目组简直是个“火药桶”,特别是那个叫武力的程序员,技术虽然厉害但脾气爆,一点就着。有次开会讨论方案,武力因为和产品经理意见不合,当场拍桌子走人,把整个项目进度拖后了好几天。
李梅愁得不行,找我诉苦:“你说这人怎么就这么轴呢?就不能好好说话吗?”我笑着问她:“那你有没有试着跟他好好聊聊,听听他到底怎么想的?”李梅一脸无奈:“聊了呀,可他根本不听,还说我不懂技术瞎指挥。”
后来,李梅无意间读到《道德经》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突然就开了窍。她不再硬碰硬地跟武力争论,而是找了个周末,约武力去喝咖啡。一开始,武力还是一脸警惕,朋友也不着急,就聊聊生活,聊聊代码之外的兴趣爱好。慢慢地,武力的态度软了下来,开始倾诉自己工作压力大,怕方案出错影响项目,朋友认真听着,适时给出一些理解和建议。
从那以后,朋友发现武力变了,再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不再拍桌子走人,而是会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想法,项目组的气氛也越来越融洽,进度反而比之前更快了。
《道德经》中说“柔弱胜刚强”,情绪的爆发往往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在职场这个大江湖里,我们常常以为强硬才能立足,却忽略了柔软的力量。情绪管理不是压抑,而是找到出口,让内心变得柔软而有力量,我们要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却能滴水穿石。学会以柔克刚,我们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我自己是个购物狂,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逛街买东西,尤其是看到商场打折或者网上有促销活动,就忍不住买买买。衣柜里堆满了从未穿过的衣服,鞋柜里摆满了只穿过一两次的鞋子。有次整理房间,看着满屋子的东西,我突然感到一阵迷茫和空虚,我问自己:“这些衣服我穿过吗?我到底需要这么多东西吗?”
我想起《道德经》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句话,心里猛地一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物欲所驱使,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
从那以后,我开始过“断舍离”的生活。每次购物前,我都会先问自己:“你真的需要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就会果断放弃。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我不再为了满足物欲而盲目消费,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内心的感受。
有句老话说的好:“钱这东西,就像炒菜放盐,少了没味,多了齁嗓子。”每次听见直播间里“买它”的午夜,在双十一凑满减的凌晨,我就像追逐胡萝卜的驴子,陷入了物欲的陷阱。直到现在,我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摆脱物质的束缚,找到生活的真谛,才真正理解了《道德经》里说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懂得知足,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我知道,重养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现在我开始,慢慢能做到老子的“无为而治,知足者富”,不被外界的标准绑架,忘记内心过度的需求。
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总在“内卷”与“躺平”间挣扎,因为我们忘了,世界上还有第三种活法:“像水一样流动,像树一样生长,像山谷一样包容”。正如《道德经》所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重养自己的过程,不是推翻过去,而是把横冲直撞的“我执”,慢慢打磨成映照世界的明镜,在允许自己“慢慢来”的温柔里,接纳不完美,顺应自然,找到内心的平衡。
来源:九盛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