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随着《甘孜岩画》学术专著的出版,一项改写中国艺术史的考古发现震撼来袭:在海拔4721米的理塘县“海子山-格聂”区域,考古学家确认了距今8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岩画群。经中国科学院测年及旧石器器物佐证,该岩画群成为国内海拔最高的旧石器岩画遗存,将青藏高原人类
甘孜州发现国内海拔最高旧石器岩画群青藏高原人类艺术活动史或将改写
近日,随着《甘孜岩画》学术专著的出版,一项改写中国艺术史的考古发现震撼来袭:在海拔4721米的理塘县“海子山-格聂”区域,考古学家确认了距今8000年的旧石器时代岩画群。经中国科学院测年及旧石器器物佐证,该岩画群成为国内海拔最高的旧石器岩画遗存,将青藏高原人类艺术活动史向前推进一大步,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关键实证。
此次重大突破源于2023年启动的“甘孜州古岩画调查研究项目”。中央民族大学与甘孜州联合团队在理塘县海拔3575米至4721米的高海拔区域,系统调查发现70余处岩画点,其中“海子山-格聂岩画群”尤为瞩目。经科学测年,该岩画群最早年代上限达8000年前,远超青藏高原东部已知岩画的4000年历史。2024年底,现场出土的旧石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器物,进一步证实其旧石器时代属性。
“这次发现填补了青藏高原东部旧石器岩画的空白,更突破了学界对古人类活动范围的传统认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教授张亚莎指出,这些岩画以红色颜料涂绘的大角鹿、岩羊、持物人形等图案为主,展现了史前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观察与精神世界的表达。
甘孜州岩画资源的系统性研究始于2016年石渠县唐蕃古道石刻文化论坛,当时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院等机构首次在石渠县确认古岩画存在。2019年起,全州发动农牧民群众参与岩画线索征集,陆续发现大量分布于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崖壁与洞穴岩画。然而,受限于专业技术力量,这些资源长期未得到科学认定。此次《甘孜岩画》的出版,标志着甘孜州岩画研究从“发现”迈向“价值阐释”阶段。
面对珍贵的岩画资源,甘孜州正加速推进保护与利用。记者从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目前,甘孜州已计划将“海子山-格聂岩画群”纳入格聂旅游区文化展示体系,推动学术成果向文旅融合转化。
全媒体记者:兰色拉姆
编辑:毛莉泓
校对:马俪伲
责编:黄星洁
审核:肖宵
监制:谭荣皓
来源:易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