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在西方媒体上,卢卡申科经常被称作“欧洲最后的独裁者”,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更是站在俄罗斯那一边,几乎成了莫斯科最忠诚的盟友。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派出了一位特使,跑去了白俄罗斯,而且一谈就是五个多小时。
要知道在西方媒体上,卢卡申科经常被称作“欧洲最后的独裁者”,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更是站在俄罗斯那一边,几乎成了莫斯科最忠诚的盟友。
所以,特朗普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派人去明斯克?
过去几个月,特朗普的外交成绩单乏善可陈,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他没能推动停火;在中东,他对以色列的约束力几乎为零;对中国的关税谈判也陷入僵局。
一个又一个棘手问题,让他急需在外交上找到一个突破口。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与航空业,一直在抱怨制裁政策“只伤自己不伤敌”,因为这些制裁让他们失去了和俄罗斯、东欧做生意的机会,而这些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不小的市场。
特朗普本人一直公开说,他觉得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吃力不讨好”,一方面美国企业没法赚钱,另一方面制裁也没能迫使普京就范。
但在现实中,对俄直接松绑几乎不可能,因为无论是欧洲盟友还是美国国内鹰派,都会立刻群起而攻之。
于是,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开始想别的办法,那就是不直接碰俄罗斯,而是从俄罗斯的“后门”下手,而白俄罗斯,就是那个后门。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用一句俗话说就是“穿一条裤子”。而且卢卡申科在国际上的位置很微妙,他既牢牢绑在俄罗斯阵营,又不像普京那样是第一攻击目标。
同时和乌克兰不同,白俄罗斯本身并没有直接陷入全面战争。
最要命的是,白俄罗斯的经济实在太依赖俄罗斯,但现在俄罗斯自己也处在经济困境中,能给明斯克的支持有限,这就让白俄罗斯产生了对外寻找别的经济通道的需求。
特朗普看中这一点,派出了自己的特使约翰·科尔前往明斯克。
科尔带去了一份很有分量的礼物,他告诉卢卡申科,美国决定解除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部分制裁,具体来说,就是允许它的飞机获得维护服务和更换零部件的渠道,而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目前所拥有的客机,主要是来自美国波音公司。
要知道,自从制裁以来,白俄罗斯的航空公司一直被迫在零部件问题上东拼西凑,甚至有传言说只能拆旧飞机来维持运转。
现在美国突然松绑,不只是帮了白俄罗斯的忙,俄罗斯各大航司也可以借这个机会“搭便车”,通过白俄拿到波音、甚至空客的零部件。
官方说法是,这一决定由特朗普亲自拍板,并且通过了美国国务院、商务部、财政部等机构的批准。
作为交换条件,白俄罗斯方面赦免了52名囚犯,其中包括14名外国人,而这些获释的外国人将被驱逐出境。
从交易的角度看,这对卢卡申科来说几乎是零成本的事情,放走几十个囚犯就能换来制裁松绑,而且还是可持续的经济利益。
同时科尔不仅带去了政策,还带了一封特朗普的亲笔信,签名是“唐纳德”。特使还特意强调,特朗普很少用这种私人签名,这是一种“特殊友谊”的象征。
除此之外,他还代表特朗普送了一对印有白宫图案的袖扣,作为外交小礼物。
之所以如此客气,是因为特朗普知道,如果现在贸然与普京达成某种松绑协议,不仅会引发欧美舆论的猛烈反弹,还会让北约盟友质疑他的立场。
可如果从白俄罗斯这个“缓冲区”着手,那压力会减轻不少。
当然,美国对零部件的最终流向是有追踪机制的,如果发现流入俄罗斯,美国完全可以重新关上这道门,但在现实中,监管力度完全取决于白宫的态度。
换句话说,如果特朗普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波音和相关部门也不会太认真地刨根问底。
这一步棋如果走得顺,那接下来完全可能扩展到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甚至其他敏感领域的出口。
这样一来,俄罗斯虽然表面上仍被制裁,但实际上会通过白俄罗斯这条渠道获得物资,而美国企业则可以绕过纸面上的禁令进入一个庞大的盲区市场。
要知道俄罗斯人口1.4亿,人均GDP在战前接近1.5万美元,这对美国商界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而对于白俄罗斯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制裁以来,白俄经济一直在谷底徘徊,国内工业长期依靠俄罗斯能源,但失去了欧洲市场后经济空间急剧缩小。
现在如果能成为美俄贸易的中间商,不光能赚取过路费,还可能借机拓展与西方的经贸往来,为自己赢得更多回旋余地。
不过,这一举动会对俄白关系带来影响吗?答案是,一定会,但影响很可能是悄无声息的。
俄罗斯清楚,白俄罗斯的战略位置不可替代,是其西部防务的重要屏障。如果美白关系逐步回暖,俄罗斯当然会警惕白俄是否会在关键时候“倒向”西方。
但另一方面,普京现在也没太多手段去遏制这种变化,因为俄罗斯自己更需要维持与白俄罗斯的紧密合作来稳定阵线。
换句话说,卢卡申科很可能获得一个在俄美之间左右逢源的机会。
来源:知法而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