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谈预制菜,外卖真假现炒,餐饮界标签透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3 14:34 1

摘要:你问我昨天那顿外卖到底是不是大厨现炒?我很想拍着胸口告诉你,当然是!隔壁王师傅顶着疲惫的肝脏和理想的最后一口气,为我现炒了一份肉沫蛋炒饭——但说这话之前,我得先问问老板,王师傅昨晚到底有没有上班。万一人家在后厨嗑瓜子刷视频,锅里其实咕嘟的是加热包,那我就是在给

你问我昨天那顿外卖到底是不是大厨现炒?我很想拍着胸口告诉你,当然是!隔壁王师傅顶着疲惫的肝脏和理想的最后一口气,为我现炒了一份肉沫蛋炒饭——但说这话之前,我得先问问老板,王师傅昨晚到底有没有上班。万一人家在后厨嗑瓜子刷视频,锅里其实咕嘟的是加热包,那我就是在给预制菜磕头,虔诚到把自己的胃都献了祭。

最近罗永浩又在网络上炸了锅,开大嗓门喷餐饮圈“不能说的秘密”——预制菜!炒这锅事儿,他一向是重盐重辣,绝不糊弄吃瓜群众。有人夸老罗敢讲真话,有人冷嘲热讽:“你还真信外卖都是现炒呢?”说实话,这场闹剧的精髓远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当你自信满满的嘬着牛肉粒,沉浸在土豪大厨挥汗如雨的幻象里,其实吃的是工厂流水线里的冷冻情怀。这比被骗了还让人难过——毕竟被骗但莫名其妙快乐着,才是人间至悲。

老罗这次没含糊,推特式长文,语气就像炒菜时多撒一把辣椒,火药味隔着手机屏幕都能呛得你直咳嗽。他着急什么?怕被人误解成“预制菜的敌人”,连锅都不愿背。他说得豪爽:预制菜可以用,你拿出来卖,也可以贴标签、菜单标注、服务员嘴巴敞亮点,别藏着掖着假装“师傅为您现炒”,骗我不是交友,是犯罪。我看老罗要是开饭馆,估计门口能竖个LED大屏:“本店预制菜加热方案,透明到底,欢迎打假。”菜再难吃,至少吃得明白。

这话一出,评论区跟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响起来,炸出了各路“受害者”。有人怒斥自己天天追随的麻辣香锅居然是料理包加热,老板还嘴硬说“酱料特制”;还有人感恩涕零“至少有家店敢承认预制菜,真诚得让我想充值会员”。你说现在“真诚”变成餐饮圈最大优势,是不是通货膨胀也该怪到预制菜头上?也许不远的将来,“诚信预制”能成一门生意,搞不好还能进IPO。

更有意思的是,老罗直接甩出新闻截图打脸,全国人民都知道西贝餐饮有80%的菜是预制。你想象一下,你花三十一块钱点了份蒙古奶酪羹,卖家还用“熬了八小时,耗了三年青春”的语气描绘,那场景是奶酪的青春,还是客户的智商在燃烧?等你咽下羹,才发现其实是中央厨房工人拧开袋子,又当又立,精分到连奶酪都发愣。你说这到底是谁的锅?厨师的、老板的、你的,还是中央厨房的?

当然,预制菜并没有原罪。给打工人的胃续命,讲究的是速度和便宜,学校食堂、医院小灶,谁没为料理包献过胃?甚至深夜里,一袋泡菜牛肉面,精致到你都怀疑人生——是不是预制菜本来就是现代社会最体贴的发明,只是商家非要给它蒙上一层奶油,卖出师傅现炒价,却只给你工厂打工体验。这种又想挣手工钱又不肯贴预制标签的招数,连骗子都懒得学,毕竟人傻钱多是互联网留给餐饮业的最大恩赐。

这事里最大的悲剧不是消费者不懂区分,而是餐馆明明可以坦白,却偏偏爱搞点迷魂汤。你点了份辣子鸡,服务员小声告诉你“我们都是现炒哦”,你信了,结果隔壁后厨正给料理包做热身运动。这场信息不对称,简直是把人当小孩哄。你以为自己吃的是匠心,结果吃的是荧光灯下的加班加点和冷链物流。人生嘛,最痛的不是被骗,是被骗了还要被夸:“真有眼光,这家菜就是地道!”

罗永浩作为著名“轴人”,历来冲在仗义执言第一线,从锤子手机到直播带货,刀刀见骨。这次曝光预制菜,其实就是推着行业翻个底儿朝天。你说他哗众取宠也好,装理想主义也行,至少把假面给扒下来——你到底是想让我吃预制菜,还是让我被骗着吃预制菜?关乎的不只是口味,而是知情权,是消费权,是你能不能坦荡荡做生意。

多数餐馆老板都在想怎么不被发现,但老罗反而建议你写清楚:“本店部分菜品采用预制菜,纯手工请单独备注”,保证你又能吃得安心又能骂得痛快。搞不好客户反手就是一张五星好评——“终于有家餐馆敢说实话了。”至于是不是还会有人傻钱多地为“现炒情怀”多加价,那就留给市场和智商一道慢慢发酵吧。毕竟,信任这玩意比爆炒黄牛肉还难得,吹牛还能卖钱,骗顾客早晚要露馅。

再说到底,这事根本不是“预制菜VS现做菜”的高端论战,而是“明明白白VS糊里糊涂”的人生选项。现代都市人已经习惯快节奏,承担不起每顿饭都像过年。你敢卖预制,敢明示,敢大声说“我们就是加热的”,反而收粉无数。毕竟,装逼是饭碗,装傻才是本事。你装得越深,顾客翻台越快,信任碎得也快。

未来的餐饮,如果都能坦坦荡荡地明示食材来源,把预制菜从地下流派变成堂堂正正的商标,也许连广告都能这么打:“我们是预制菜,味道不是感情但绝对稳定。”反而能圈一批拥趸,毕竟不骗人已经够稀有,比好吃还重要。

你说这荒诞吗?当然荒诞。现炒的不是菜,是人设,预制的不是食材,是信任。商家大多数还在为“现做的伪装”付出成本,消费者愿意为透明买单。你以为你花钱买的是桂花香牛腩,其实买的是一份被善待的幻觉。老罗这嗓子喊得不只是为自己站台,也是替所有被“现炒情怀”忽悠得团团转的人打个预防针——时代变了,吃饭不再只是填肚子,还是拼演技。得亏饭菜没长嘴,否则厨房里必定谣言飞满天,锅与菜,师傅和包装袋,谁都想证明自己是本地生产,现地加工。

此后你每次点外卖,都要想一想,是不是该感谢这些勇于坦白的老板?毕竟,在人均996都快吃出精神分裂的时代,谁还会奢望每顿饭都能看见大厨玩铁锅跳芭蕾舞?嘴巴可能吃的是预制热量,心里却宛如签约了真诚公司——用心标注才是最大诚意,不装才是顶级服务。不然今晚你又多花了钱,图的还是一份“自我感动”套餐。只要预制菜公开透明,吃亏都能变成“自家人的亏”,这年头,谁家还不吃点亏呢?

最后说一嘴,这饭局啊,人生也是预制的。现实中的现炒,终究得拿真刀真枪比拼明码标价。以后吃饭,最好别光问好不好吃,先问问“到底预制不预制?”万一老板突然哑口无言,那你就知道,这锅不是谁炒的,是谁圆的。信任碎了,明白了,剩下的都能自己加热。

来源:下弦YT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