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7日,亚太股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剧烈波动。日经225指数暴跌5.2%,而韩国KOSPI指数更是下滑了7.1%,创下自疫情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2025年4月7日,亚太股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剧烈波动。日经225指数暴跌5.2%,而韩国KOSPI指数更是下滑了7.1%,创下自疫情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这场股市崩盘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让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此次市场崩溃的导火索之一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签署的关税行政令。该行政令要求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直接打击了日本和韩国的主要企业。
丰田汽车在4月2日当天市值蒸发了180亿美元,韩国的三星半导体也面临客户大规模撤单的危机。这种贸易政策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前景,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美元的突然收紧也是导致股市暴跌的重要因素。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导致套利平仓潮的出现,日元在一周内暴涨了4%。
韩国企业面临着40%的美元债务爆雷风险,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指出,新兴市场的美元缺口已达1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2%。这种货币政策的变化使得市场流动性骤降,进一步加重了股市的下行压力。
更为致命的是高频交易带来的“数字踩踏”现象。在东京交易所,75%的高频交易在早盘时段触发了连锁抛售,而韩国五大财阀则占据了市场60%的市值,形成了畸形的流动性黑洞。
以三星电子为例,其单只股票就吸引了市场40%的抛压。摩根士丹利对此表示,当前的市场风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若关税战持续,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将推动通胀率上升至8%以上。
眼下,从东京到首尔的交易大厅中,投资者们紧盯着市场动向,期盼美联储能发出救市的信号。
华尔街传来的消息显示,对冲基金已开始对亚太地区的货币危机重新押注。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未来的走势依然令人堪忧。股市的动荡不仅是经济的风向标,更是全球投资环境的一面镜子,警示着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来源:Rober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