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队:犯下滔天罪行,战后却被美国庇护,逃脱审判,让人愤怒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13:27 1

摘要: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和作战参谋石原莞尔的精心策划下,在奉天(如今的辽宁沈阳)城北靠近东北边防军“北大营”的南满铁路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和作战参谋石原莞尔的精心策划下,在奉天(如今的辽宁沈阳)城北靠近东北边防军“北大营”的南满铁路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随后,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以“柳条湖事件”为由,派出日本关东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北边防军第七旅驻防的“北大营”。

这场由日本关东军自编、自导、自演的“柳条湖事件”,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关东军以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和屠杀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由于国民政府实施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关东军更加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国的领土。

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到1932年2月月初,日本关东军就几乎完全占领了东北三省。

就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不久,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知道这是日本的侵略行径,于是就邀请国际联盟主持公道,使得日本受到了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

为了应对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等人在奉天城里连夜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在这次秘密会议上,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由于意见不合,从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板垣征四郎的主张是,不用顾及国际舆论的看法,日本关东军趁机出兵直接全面侵占东北地区,并且将东北地区划入到日本的版图范围之内。

然而,石原莞尔却表示出了强烈反对,他认为板垣征四郎的想法过于极端。

石原莞尔的建议是,应该在东北地区设立一个总督府,将东北地区变成日本的一个殖民地,这样不仅可以应对国际舆论的压力,还可以实现侵占东北地区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在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主动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为:“成立一个由日本实际控制、脱离中国的“满洲国”,再扶持一名中国人来担任“满洲国”的执政元首。”

所谓的执政元首,只是名义上的,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完完全全就是日本关东军扶植起来的傀儡。

不仅如此,在土肥原贤二的心里,他早就已经有了“满洲国”执政元首的最佳人选,那就是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土肥原贤二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曾经当过清朝的皇帝,具有很高的威望,而且他如今已经在日本的控制和保护之下,让他当“满洲国”执政元首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1931年11月,在土肥原贤二的秘密筹划之下,爱新觉罗·溥仪被接出天津静园,顺利抵达旅顺,然后转往长春。

随后,川岛芳子又使用各种诱骗手段,将婉容皇后也接到了长春。

然而,爱新觉罗·溥仪一心只想做“满洲国”皇帝,却对执政元首的职位毫无兴趣。

于是,板垣征四郎只好向爱新觉罗·溥仪发出最后通牒,强迫他就任“满洲国”执政元首,否则就是被视为敌对态度,日本关东军就会采取对待敌人的手段逼迫他就范。

对于当时的情形,爱新觉罗·溥仪在后来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当中这样写道:

“我注视着板垣征四郎的那张没有春夏秋冬的脸,两腿一软,顿时跌坐在沙发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久之后,日本关东军就开始使用“满洲国”的名义发表了“建国宣言”,正式对外宣布“满洲国”成立,由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担任名义上的执政元首。

1932年8月,日本关东军基本已经控制了东北三省的局势,他们计划以东北三省作为跳板,继续侵略中国腹地,进而实现称霸亚洲的狼子野心。

石井四郎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日本决定秘密在东北地区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细菌研究基地,大量培育各种细菌,抓紧生产细菌武器,以备在战场上的不时之需。

此时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里面的细菌研究室刚刚成立不久,细菌研究室主任石井四郎等一行人,奉命秘密前往东北地区进行考察和选址。

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军使用的生化武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日本也想研究这种杀伤力更大的生化武器,作为自己的杀手锏。

1933年8月,日本关东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地区的背荫河建立了细菌研究基地,由一个名叫中马的日军大尉负责建设,因此又叫做“中马城”。

“中马城”里面的部队对外宣称是“防疫给水”,部队长是石井四郎,因此又被称为“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

而这支石井部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日军第731部队。

“中马城”建好之后,日本关东军参谋远藤三郎在1933年12月8日来到背荫河进行视察,他兴奋地说道:

“初具规模的大兵营,令人产生一种好似要塞的印象!”

然而,到了1935年夏天,就在石井四郎紧张投入到细菌研究的同时,戒备森严的中马城却突然燃起了一场熊熊大火,几乎把这里烧成了一片废墟。

1936年初春,为了继续在东北地区研究细菌武器,日本关东军又在距离哈尔滨二十公里以外的平房地区重新建立了细菌武器的研究基地。

为了掩人耳目,日本关东军对外宣称这里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1938年6月,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平房基地就成为了一座几乎可以独立运转的“城市”,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石井部队正式进驻这里。

平房基地的占地面积超过了六平方公里,里面既有火力发电厂,也有铁路专用轨道,又有专门的飞机跑道,还有办公大楼、四方楼秘密监狱和军用物资仓库,以及连成一片的生活住宅区域。

石井四郎

在部队长石井四郎的领导下,第731部队开始在这里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研究和活体实验。

平房基地的核心区域是一栋本部办公大楼和四方楼秘密监狱,它们的周围是一道高达两米、周长约五公里的土墙,土墙上面架设有铁刺电网,土墙外面是一条宽三米、深两米多的壕沟。

四方楼秘密监狱内由中心走廊分成两个大院,两边各有一座两层大楼,专门用来关押用来实验的中国百姓,日军称之为“马路大”。

中心走廊西边的叫7栋男监,东边的叫8栋女监,每栋楼上都有48间牢房,每一栋大楼里面,都设有可以直接进行活体解剖的地下实验室。

日军第731部队还有一个“石井特别班”,是一个专门管理四方楼秘密监狱的部门,由石井四郎的二哥石井刚男负责管理。

为了进一步满足日本关东军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加紧研究出来细菌武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特别颁布了一道“关于建立平房特别军事区的一五三九号命令”。

在“一五三九号命令”当中规定:“在没有得到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允许下,任何人不得进入平房特别军事区”。

从刚开始的细菌研究室,到后来的第731部队,日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战争,他们不择手段,为了加快推进生产细菌武器的步伐,甚至直接使用活人进行实验。

凡是被第731部队抓进平房基地的人们,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可能,还要遭受人类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

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保存的一份珍贵档案当中,详细记录了在1941年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向第731部队运送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全部过程,以强有力的证据揭露了第731部队犯下的弥天大罪。

通过这份档案,可以看到那些无辜的人们从被抓,到严刑逼供,再到送往第731部队的平房基地进行活体实验的整个过程。

在此后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活人被陆续送到平房基地,作为被当作第731部队从事细菌研究的实验品,日军称这些人为“马路大”。

第731部队里面的杀人狂魔为了研究细菌武器,把活人当成动物一样,绑在解剖台上进行解剖,而且整个过程不打任何麻药。

根据统计,第731部队在东北地区的十三年时间里,至少有上万人被当作细菌研究的实验品。

曾经作为第731部队少年班队员的筱塚良雄曾经参与过活体解剖,他在晚年的时候这样回忆说:

“我当时在第731部队被安排清洗那些马路大的身体,他们让我用长柄刷子进行刷洗,就连脸部也要刷洗,当时我的双腿颤抖极了。他们的解剖进行得非常快,马路大很快就被分解得没有人形,变成了一堆肉块。然后,他们让我把分解好的部分放到细菌培养基里,这样来培养细菌。”

在第731部队里,拥有4500具繁殖跳蚤的孵育器,通过让跳蚤吸食染有鼠疫的老鼠的血液,每隔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培育出来45公斤的含有鼠疫病菌的跳蚤。

除此以外,第731部队进行实验的细菌种类多达数十种,其中包括鼠疫、伤寒、霍乱,以及人血和马血交换、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等等。

为了试验细菌武器的实战效果,第731部队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区域。

根据石井四郎的指示,一批马路大(被实验者)被捆绑在冰冻的木桩上,每人相隔五米,形成一个环形,然后在他们身边引爆陶瓷细菌弹。

陶瓷细菌弹是石井四郎引以为豪的发明,外侧是用陶瓷制作的,里面装满了各种病菌,包括炭疽杆菌、鼠疫、霍乱、鼻疽杆菌、痫疾、副伤寒菌等等。

而那些被实验者有的被当场炸死,有的被炸伤从而感染病菌,过不了几天也会死在病痛的折磨中。

石井四郎研制出来的细菌武器,传播范围非常巨大,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也可以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

根据统计,在1940年至1942年期间,第731部队和另一个臭名昭著的第1644部队相继在衢州、江山、宁波、常德等地直接实施的细菌战,造成了当地和义乌、东阳等地超过一万人遇难。

在抗日战争期间,第731部队只是日本关东军所有生化部队当中的一支。

除了第731部队以外,还有设立在南京的第1644部队、设立在广州的第864部队、设立在齐齐哈尔的第516部队等等,后来日军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建立了细菌部队。

通过日军建立起来的那么多的细菌部队,可以看出,这完全就是日本有组织和预谋的行为。

日本企图借助细菌部队的杀伤威力,在战场上取得战斗的胜利,进而侵占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

第731部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更加令人可恶的是,他们竟然能够在日本投降之后安全脱身,甚至还摆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的几天,第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立刻着手开始撤回日本。

在撤回日本之前,为了毁灭罪证,石井四郎下令炸毁平房基地里面的所有房屋、设备和设施,还把正在进行实验的马路大(被实验者)全部残忍杀掉。

石井四郎

不仅如此,就连平房基地里面携带病菌的马匹、老鼠和跳蚤,石井四郎竟然下令全部放走,继续让它们传播给人类。

回到日本之后,第731部队的成员全部都被要求不允许透露自己的身份,各个成员之间不允许进行联络,要把自己的身份带到棺材里去。

由于日本的封锁和保密,在当时的日本国内几乎没有民众知道第731部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然而,历史的真相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残酷的事实也不会因为日本的抵赖而消失,有句俗语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1981年,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森村诚一发表在杂志上的连载小说正式出版,书名叫作《恶魔的饱食》,该书首次将第731部队的罪行曝光在了公众面前。

直到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的民众才知道,第731部队曾经还发生过这么一档子事情。

于是,那些原先的第731部队的成员也终于不再选择沉默下去,出于对良心的认知,他们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并且揭露更多关于第731部队的秘密。

但是,就是这么一支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队,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竟然在美国的包庇之下,几乎做到了全身而退。

麦克阿瑟

就连第731部队的罪魁祸首石井四郎,也成功摆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同时被美国收买,继续帮助美国研究细菌武器。

早在1943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美国陆军部在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设立了细菌战研究基地,为了掩人耳目,这个细菌战研究基地被命名为德特里克试验田。

1945年9月,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从德特里克堡的细菌战研究基地陆续派出了四批细菌战专家,前往日本调查细菌战的相关情况。

其中,调查的对象就包括第731部队的部队长石井四郎。

除了石井四郎以外,美国还对第731部队的二十多位高层领导进行了问讯。

731部队成员

后来,按照美国的指示,时任美军驻日本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与石井四郎达成了一项秘密交易,以“免于起诉石井四郎等战犯”作为条件,用25万日元换取了第731部队的细菌实验资料。

这些细菌实验资料,可是石井四郎用无数中国人民的生命获取的成果,却被美国轻而易举的接收了。

其中包括,大量的实验报告材料、八千多张有关用细菌武器做活人实验和活人解剖的病理学标本,以及大量的幻灯片等等。

不仅如此,美国还让石井四郎和第731部队的一些高层领导来到德特里克堡细菌战基地,继续帮助他们研究和生产细菌武器,并且把里面的一栋大楼更名为731。

石井四郎

随着石井四郎的到来,美国的德特里克堡细菌战基地也开始变得臭名远扬。

就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就曾经向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阵地投放了细菌武器。

而这些细菌武器,就是石井四郎帮助美军生产出来的。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就开始陷入了无比悲痛之中,这种悲痛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要永远牢记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来源:闲来唠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