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的“智慧工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7:23 1

摘要:“叮——”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国家能源集团宁煤煤制油分公司巡检班长杨晓辉立即拿起智能终端。屏幕亮起的瞬间,巡检任务界面自动弹出,各类设备图标按照优先级整齐排列,一张电子巡检路线图清晰呈现。

“叮——”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国家能源集团宁煤煤制油分公司巡检班长杨晓辉立即拿起智能终端。屏幕亮起的瞬间,巡检任务界面自动弹出,各类设备图标按照优先级整齐排列,一张电子巡检路线图清晰呈现。

“这套系统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模式。”杨晓辉一边沿着终端指引的路线开始巡检,一边介绍道,“过去生产中,我们需要每两小时进行一次人工巡检,而危化品区域更是要求每小时巡查一次。现在有了这套智能系统,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巡检的精准性。”

这款搭载在智能终端上的现场作业管理APP是化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是国家能源集团数智科技公司历时两年自主研发的成果。作为全行业首个集团级部署的化工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该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检测六大核心要素的全方位数字化管控,并构建了完整的生产全流程追溯体系,高效支撑煤化工企业精细化管控和智能化运营。

截至4月3日,该系统已在全集团范围内稳定运行800天,成功覆盖22家煤化工生产单位,累计生成各类数据突破40亿条,为集团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数字大脑”一键管控提效率

过去,煤化工生产长期依赖“老师傅”的经验管理,而如今,化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使人工干预大幅减少,同时确保安全环保与质量提升。这一转变,标志着集团煤化工生产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新阶段。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事业部智能调度中心,大屏上正实时显示着各厂生产运行状态。装置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以动态曲线和三维图表的形式清晰展示,一旦指标偏离设定阈值,系统立即触发多级预警机制,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优化方案。调度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调整工艺参数,远程指导现场操作,真正实现了“一屏观全局、一键控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从“人控”到“数控”,从“自动”到“智能”,这一转变,得益于国家能源集团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智慧化工”建设。

数智科技公司智慧化工与运输事业部项目技术经理陈德虎表示:“作为集团智慧化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化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通过构建工厂基础信息模型,将物理工厂完整映射到数字空间,使系统功能与生产需求高度契合,为调度决策提供了智能化模型支持。”

系统实现了从年度规划到日作业指令的全周期管理,可实时监控产量完成率、物料消耗、装置负荷等关键指标。同时,系统将1000余项标准作业程序数字化,通过移动终端指导现场操作,管理人员可实时监督作业过程,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的生产异常闭环管理功能。从异常发现、任务派发、处置跟踪到效果验证,全过程线上留痕,确保问题精准直达责任人员,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人工处置流程压缩至分钟级响应,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管家”精细记账无盲区

在煤制油分公司中控大楼的交接班室里,墙上泛黄的交接班制度展板边角微微翘起,“十交五不接”的红色标语依然醒目。这里见证了工厂化工生产班组交接方式从人工传递到智能协同的跨越式发展。化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如同一位“智能管家”,用数据串联起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过去我们依赖手写记录生产数据,不仅效率低下,误差率也高,光是数据核对就要耗费两三个小时。”空分厂车间书记王璞玉回忆道。如今,这套系统通过每两小时自动采集一次现场测点数据,已累计生成10亿余条标准化电子交接记录,曾经繁琐的“记账”工作在系统的加持下变得简单高效。

谈及系统优势,宁夏煤业计量业务专家亢振华介绍,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质量检测等各类生产数据,构建了“公路、铁路、管输”多位一体的计量集中管控模式。系统不仅能自动生成电子操作记录,更实现了物料从进厂到出厂的全流程跟踪,详细记录每一批物料的移动轨迹、数量和时间节点,让生产“账本”一目了然。

为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系统首创“双平衡”校验机制:生产平衡按企业实际生产节点进行分摊配置,实现班量级平衡及异常数据预警反查;统计平衡则从装置投入产出、收拨存等维度,实现车间级和厂级数据的自动归集与校验。这一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调度数据与统计数据不一致的行业难题,获得了用户单位的好评。

“巡检助手”双重预防保安全

在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高温高压设备持续运转,高速旋转的机械部件随处可见。作为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岗位巡检是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

为提升巡检效能,数智科技公司在现场作业管理APP中研发了智慧巡检模块。该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感知、移动互联和智能分析技术,集成任务管理、执行监控、问题处置等七大功能模块,构建了“数据传感+移动应用”的智能巡检新模式。

这一模式实现了“一机在手、一路巡检、多级联动”的智能化管理:现场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可实时接收并执行巡检任务,即时上传检查结果;管理人员则能远程监控巡检进度,确保规范操作,异常情况自动触发联动处置机制,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智防”转型升级。

“以前巡检要带三件套:记录本、相机和对讲机,现在一部智能终端就能搞定所有工作。”鄂尔多斯煤制油生产调度郭志成深有感触地说。在压缩机房,他只需轻扫定位磁贴,终端便会自动推送该区域的风险点清单和检查标准。检查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中控室大屏动态展示全厂安全状态。

此外,系统创新性地将双重预防机制深度嵌入日常巡检流程。风险管控措施智能匹配巡检计划,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双重预防与日常巡检“两张皮”的难题。

“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管理模式的革新。”集团化工事业部生产技术处主管杨晓鹿表示,“未来,化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化工生产管理更智能、更精细、更便利,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