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炫耀收到了1196273份简历,但背后的真相却让网友们直呼扎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7:05 2

摘要:1723个岗位8000人招聘名额背后,是119万份985、211大学生投递的简历。

感谢中核,让人们看清985大学生的廉价!

中核招聘一篇名为“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的文章,引爆了网友们的愤怒。

1723个岗位8000人招聘名额背后,是119万份985、211大学生投递的简历。

而轰动背后的真相,却让网友们感到悲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各大高校的大四学生们也开始了找工作。

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型企业,中核的实力,即便是放眼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自然而然的,这样的企业,在每年招聘季也是大量自觉有本事有实力学生的投递对象。

然而,就在今年的招聘中,中核招聘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却让网友们都破防了。

招聘1723个岗位,预计8000人,但是,投递简历却达到了惊人的1196273份。

要知道,根据公开的数据,今年预计毕业的大学生将近1222万人。

而中核招聘收到的简历,大概相当于今年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十分之一,和全部985211学生的数量差不多。

一份简单的数字,将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残酷性,赤裸裸的摆在了网友们的面前。

明明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招聘,但在招聘时,基本已经排除了普通高校的学生。

如此残酷的现实,已经将现在大学学历的廉价赤裸裸的摆在了大众的面前。

而更令网友们感到悲哀的,却还是中核招聘的态度。

这项数据对于中核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证明了即便是在现在的中国,中核工业的实力依旧能够吸引大量优秀人才。

根据文章显示,这次招聘是线下招聘,主要面对14家顶尖高校,不涉及网络招聘。

也就是说,仅仅是线下,就收到119万多份简历,而且这些简历大部分来自顶尖高校,也就是985、211。

同时,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的发言中,也能够看出,即便是顶尖高校,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投进简历。

能够发出去简历的大学生,可以说即使是在985、211大学中,也是十分优秀的那一批人了。

而从这样的100多万份简历中,挑选8000人,可以说,“优中选优”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次招聘。

也正是因此,这篇看似正常的文章,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炫耀。

似乎是在对那些辛辛苦苦却始终找不到好工作的人贴脸开大,说“你们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更有网友直言“推送带着的傲慢都要溢出屏幕了”、“应届生求职的痛苦不该成为企业炫耀的资本”

或许正是事情闹得太大了,最后这一篇文章被中核招聘公众号删除。

而公司也表示文章并没有傲慢的意思,对于投递的简历,也是十分认真的态度。

然而,即便是如此,这次事件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要知道,中核集团其实在国内诸多国企中并不算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等,都更有知名度。

在集团工作人员数量上,也比中核更多,招聘的也是更多。

仅仅是中核集团的招聘,就引来如此之多的顶尖高校的人才,其他顶尖央企招聘报名人数,恐怕也不会差多少。

而与此同时,从疫情期间开始,各类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人数开始激增。

从原本的几十人竞争一个岗位,到现在最多的甚至能达到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已经开始将希望放在了央企、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铁饭碗上。

甚至有网友表示,自己堂弟单位,有一次招60人,收到3万多份简历。

有一个清华硕士都没上去,因为另一个清华博士也投了这个岗位。

可以说,没有什么数据,能够比这些对比更加震撼人心,更加告诉你现在大学学历的廉价性。

而有一位网友的评论更是直接了当“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

几百年前,唐朝士子黄巢几次科举不第,在离开长安前,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拂袖而去。

再来时已经是起义军领袖,带领数万军队杀进长安,将那些腐朽的官僚杀的干干净净。

自那以后,这首诗也就成为古代诗词中的异类,也有了一丝决绝的意味。

而网友的这一句话,也来自于这一个典故。

当然,对比黄巢时的绝望来说,现在的找工作难度还是好很多,远远没有达到这样极端令人绝望的地步。

但是,这一件事中,折射出来的事实,已经将现在学历贬值找工作艰难的程度,展现出来了。

如此残酷的现实,还是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就业环境吧!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南都周刊 2025-04-07《“宣传收到119万份简历”被指傲慢?中核集团回应!》

[2]官方媒体:观察者网 2025年04月07日《"收到超100万份简历",中核集团回应》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来源:不笑江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