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看最直观的进攻。巴西的扣球效率摆在那儿,全队平均都高出其他三支队伍一个层级,尤其是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那场,巴西的扣球成功率是39%,失误率控制在25%,而意大利只有34%和16%。差距不小,但奇怪的是,这场球巴西却没赢。这说明一个事:压着打不等于能赢球,真正能
世锦赛四强数据:巴西进攻效率猛,意大利防守端更稳!瓦尔加斯火力拉满
四强队伍打到最后,靠的绝对不只是明星球员的个人表演。从这次世锦赛的三场关键战——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看,数据已经把实力的差距摆得明明白白。
先看最直观的进攻。巴西的扣球效率摆在那儿,全队平均都高出其他三支队伍一个层级,尤其是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那场,巴西的扣球成功率是39%,失误率控制在25%,而意大利只有34%和16%。差距不小,但奇怪的是,这场球巴西却没赢。这说明一个事:压着打不等于能赢球,真正能决定胜负的,是关键球的处理。
意大利就是这样一支“关键球不手软”的队伍。她们全场打得并不华丽,甚至在扣球数据上排到了四强的最后一位,比日本队还低10个百分点。但她们靠着防守端的精准拦防,硬生生把比分咬住,最后靠关键球翻盘。
说到关键球,不能不提一个人:加比。这位巴西主攻,不仅扣球次数多,而且效率高,撑起了巴西整条进攻线。还有瓦尔加斯,她的表现可以说是整个土耳其队的进攻中枢,火力全开,一点不留情。两人是这届比赛里最“能扣”的主攻,没有之一。
不过这届比赛也让一些角色彻底翻了身,比如罗萨玛利亚,过去总被说是“花瓶”,这次硬是打出了一场职业代表作。她不仅在扣球上有贡献,在整体攻防轮转中也很关键。塞拉则几乎一个人扛起了整个意大利的扣球任务,接应线上的艾格鲁和安娃虽然数据不太亮眼,但从承担量来看,绝对是队里最“能上”的人。意大利靠着大量的“二换三”战术,把接应的扣球占比拉到了45%,把人用到极致。
再讲一个常被忽略的点:副攻进攻。这场世锦赛,艾达直接封神,是唯一一个扣球比例进双位数的副攻,得分率16%,放在副攻里已经是顶级水平。她不只是进攻稳定,拦网也强悍。巴西的两位副攻也非常均衡,攻拦俱佳,在网口拼得凶,村姐的表现也不输,撑起了亚洲副攻的面子。
相对而言,奥运冠军的两名副攻就没那么出彩,尤其是法尔女士,进攻端表现疲软,倒是在关键时刻靠着几次拦网硬是挽回了场面,算是保住了位置。
而说到拦网,土耳其和巴西的数据最亮眼。两队的整体拦网能力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其中迪亚娜和艾达的个人拦网数据堪称“天花板”,又拦得多、又撑得住、失误还少,是那种“出球必遇阻”的存在。法尔女士排在第三,也有不少关键分进账。让人意外的是,意大利副攻达内西的数据居然垫底,甚至不如日本副攻,这在她的履历上是一次不小的下滑。
一传体系方面,四支队伍都有自己的核心。意大利最依赖的是塞拉,接了一传的55%,这个比例在主攻里已经是压线了。巴西方面是伯格曼在顶,日本是石川真佑,而土耳其的德吉纳罗虽然只接了20个一传,但她的效率简直惊人,排名第一。有意思的是,比赛中对手基本都不往她身上发球,甚至可以说是“刻意放空”,这说明她在一传线上的威慑力太强。
如果说进攻和拦网拼的是硬实力,那防守数据拼的就是韧性和协作。这一项上,意大利的数据遥遥领先。虽然她们在进攻端不占上风,但靠着更多的三点攻轮次和防反机会,把扣球得分撑了起来。特别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关键球的处理几乎没有失误,靠防守硬生生拖到对手崩盘。
这届比赛,其实就是一场“效率”和“关键球处理”的对决。巴西的进攻效率高得离谱,土耳其的副攻线压得住人,日本的小球串联也很细腻,但最后是意大利赢了,因为她们在每一个“必须得拿下”的球上,从不手软。
接下来能不能保持这个状态,还得看欧锦赛怎么打。毕竟靠着防守赢球是一回事,能不能持续稳定输出,还得看能不能在进攻端补上短板。
来源:篮坛风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