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唱主角”“站C位”!龙岩乡村文化会客厅为乡村振兴铸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6:30 2

摘要:闽西汉剧“非遗”进基层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活动,在上杭旧县镇乡村文化会客厅精彩上演;

春日的闽西乡村大地上

乡村文化会客厅

进一步成为群众口中的热门话题

精彩主题活动在这持续上演

闽西汉剧“非遗”进基层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活动,在上杭旧县镇乡村文化会客厅精彩上演;

“关爱健康 情系溪口”公益义诊活动深入溪口镇大连村;

“同植长青树共建新生态”主题植树暨诵读活动在新罗洋畲村乡村文化会客厅举办......

去年5月开始

龙岩实施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程

正是龙岩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

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

一系列挑战依然存在:

文化产品城乡资源不均衡

供给渠道不畅通

群众参与度不够......

如何破解?

如何在“有形”乡村文化会客厅

物理空间载体的基础上

促进“无形”宣传思想文化内涵提升?

如何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

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铸魂?

从“送”变“种”

激活文化发展内生动力

春节期间,寒风凛冽,新罗汪洋村乡村文化会客厅文化休闲广场却座无虚席,洋溢着红火年味。周边各村400余名群众欢聚一堂,观看自办“村晚”喜迎新春佳节。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包括采茶灯表演在内的多种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同样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长汀县客家山寨丁屋岭第一届“村晚”也在丁黄村乡村文化会客厅火热上演,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生机与魅力。

活动是有了

但如何调动村民群众的积极性

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性

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年初,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持续发力,鼓励乡村文化会客厅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业余爱好者的积极性。这一个个形式多样的“村晚”正是激活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从坐在台下的观众变成登台亮相的演员,群众“唱主角”“站C位”,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今年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在武平六甲村乡村文化会客厅,探索设立了全县第一家“文明小铺”。在这里,村民可通过做好人好事获得文明积分,进而获得物质或精神奖励。

类似的做法在龙岩各地还有不少。在永定西田村乡村文化会客厅,摆出诚信菜摊和积分制管理,孕育当地淳朴民风;漳平香寮村乡村文化会客厅,试点设立“功德银行”,营造崇尚文明新风尚。

在这一过程中,极大鼓励了村民群众参与到村级公共事务当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治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从“留守”到“驻留”

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在大规模外流,妇女、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群体。如何面对伴随而来的农业生产力衰退、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呢?

本地特色文化不仅是乡村的底色

更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前段时间,上杭丰乐村乡村文化会客厅的“共富工坊”被授予县级首批“巾帼共富工坊”。通过充分挖掘畲族传统美食文化,让村民群众加入到“畲味小菜共富工坊”当中,为妇女群众开展电商直播培训,送技能、政策、岗位到家门口,支持鼓励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如今,工坊日产量可达2000瓶,可以解决本地就业12人左右。其中通过萝卜、黄豆、辣椒等原材料种植,可带动500多户农户每年增加收入50多万元。

要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

不仅要留住本地劳动力

吸引外地人才落地、资金投入

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连城培田村乡村文化会客厅,走出了这样一条新路子。利用闲置粮站仓库打造培田美术馆,启动“艺术家驻留计划”,吸引了一批新文艺人才在这里交流、创作、培训和展示,孵化了多个文创品牌,让十来位艺术家驻扎于此。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引导群众角色从“台下”到“台中”,从“被动参与”向“积极融入”,真正让“文明有象”的意蕴在时代的浪潮中蓬勃生长,以文化赋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在龙岩的生动实践。

记者手记

在龙岩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乡村文化会客厅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乡村文化会客厅让“乡土记忆”变为“文化符号”,他们融入乡村业态培育、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相信,未来随着乡村文化会客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龙岩的乡村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和诗意栖居地。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