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不用我说您也明白:“第四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女性性间谍的学校,对外宣称是军事学院或普通教育机构。女性性间谍在克格勃话术中称“燕子”,男性性间谍称“乌鸦”。
苏联有一所名为“第四学校”的神秘院校,它的神秘之处在于,一是不公开招生,二是主要招收女生而且要优雅漂亮,三是不对外开放,像妇产科一样,与外界隔绝。
招收条件苛刻得令人发指,年龄18岁左右,身高168到175厘米,体重47到53公斤。看到这里,您可能哑然失笑,这有什么神秘的,模特学校嘛。
别急,继续往下看:出生要“根正苗红”,对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忠贞不二;单亲家庭优先,家族不能有精神病史;至少懂得两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舞蹈或戏剧表演才能。
现在不用我说您也明白:“第四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女性性间谍的学校,对外宣称是军事学院或普通教育机构。女性性间谍在克格勃话术中称“燕子”,男性性间谍称“乌鸦”。
关于“第四学校”的成立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是1922年,校址在莫斯科郊外森林深处;二是1960年代中期,校址在喀山市郊伏尔加河边。
18岁姑娘就像一张白纸,容易被塑造和引导,也就是洗脑。单亲家庭女孩社交圈较简单,方便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也更容易掌控。至于“根正苗红”,不能有家族精神病史,这些都好理解,不用解释。
“第四学校”1970年首次招生,尽管主要在军队和文艺团体内部进行,报名人数也高达12万,经过严格的逐层筛选,最后录取比例只有0.03%,也就是说,只有36人迈入“第四学校”大门。
曾有人试图走后门送女孩进去,结果被直接列入黑名单,全家工作受影响。为了苏联的“崇高利益”,校方和克格勃还真是“大公无私”。
第一堂课叫“性羞耻脱敏”,集中观看法国性爱电影《午后之爱》。开始她们还很兴奋,当看到屏幕上播放的全是赤裸男人和女人时,不由大惊失色花容失色,要么闭上眼睛要么逃出播放电影的小礼堂。
电影结束之后还有一场考试,考试内容就是《午后之爱》。许多女生全程紧闭着眼睛或者逃出礼堂,怎么解答得出?除了极少数男生,女生大都交了白卷。
教员严厉批评了她们,对她们展开严格的爱国主义教育。经过日复一日的洗脑,她们对课程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之后便开始了“实习”。
她们与不同的男同学发生关系,并且把全过程拍摄下来一道观看,挑出其中的不足。有些实习更狠,比如连续三天不睡觉,扮演不同身份勾引陌生男人,在酒会上找出目标人物并建立关系,全程录像复盘,以便时时观摩和学习。
在这样的魔鬼训练之下,学员的羞耻心统统抛到九霄云外,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为了完成任务,她们随时随地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地和任何男人苟合。“羞耻不存在,任务存在”成了她们的职业道德乃至人生信条。
“燕子”不是一直有任务,没有任务期间,有的会从事诈骗或者进行性交易,跟娼妓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娼妓没有理想信念,她们有,或者一定程度上有。
除了学习如何勾引男人,学员还要熟练掌握密码、暗杀、格斗、无线电等基础技能,懂得心理学和社会学,通过表情分析目标心理,以及如何混入不同的圈子。
有个编号A15的高分学员,在一次模拟中仅用五分钟就拿下对方,使其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当天夜里她却割伤自己,送进监控舱隔离治疗,出来后就被劝退了。原因很简单,这种人太容易碎裂,也太容易被利用到极致后抛弃。
绝大多数学员,都不会选择退缩,因为退缩就意味着彻底消失,连家乡和户籍都会抹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想由己身家性命难保。
跳伞冠军安琪拉・库兹涅佐娃毕业后,被派往意大利并嫁给跳伞运动员里纳尔迪,她的任务是探查意大利空军基地情报。嫁给里纳尔迪,只是出于“工作需要”,她却假戏真做爱上了他,甚至想跟他去瑞士“隐居”。
里纳尔迪发现安琪拉的真实身份后,向意大利情报机构举报了她。深受打击的安琪拉留下遗书割脉自尽:“我既背叛了爱情,也背叛了祖国,只有死亡能让我自由”。
和安琪拉一样,拉丽莎是“第四学校”的“优质产品”。1974 年,她伪装成巴黎时装设计师,打入法国大使莫维尔朋友圈,用两个月时间与莫维尔发生关系,成功获取 74 份北约机密。
克格勃在她的评估报告里写道:“目标完成度92%,效果超出预期。”拉丽莎回到苏联后,却被要求“清除情感残留”,教员反复让她观看莫维尔照片和不断重复“他是敌人”,直到她眼里没有任何波动。拉丽莎感觉自己就像个机器人,连笑都要按程序来。
娜塔莎原是列宁格勒芭蕾舞团学员,离开“第四学校”之后,被派往维也纳一家高端俱乐部,诱惑一个北约军官。她用三个月时间让他爱上她,用四个月时间拿到他公文包里的军事图纸,已经爱上他的娜塔莎,又遵从上级指示,用五个月时间让他“消失”。这期间的情感波澜,不是一般女人能够承受的,她也因此终身抑郁。
“第四学校”通过残酷的训练,将一批批姑娘培养成性间谍,在情报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付出“美貌与意志都被榨干”的巨大代价,许多人不得善终,即使侥幸活到晚年,心理和生理都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痛苦不堪。
来源:邱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