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帝,这两个字,看起来气势汹汹,可是排到一桌细细比划,究竟谁的武力值在天之上,谁又只是虚有其表?**说“武”,其实远不只是会打仗、敢冲锋,一朝天子的运筹,他要的是能把握时局的狠,拿捏权衡的巧。**可历朝历代自汉武帝起,那些顶着“武帝”名号的君王,真说亮点,未必
武帝,这两个字,看起来气势汹汹,可是排到一桌细细比划,究竟谁的武力值在天之上,谁又只是虚有其表?**说“武”,其实远不只是会打仗、敢冲锋,一朝天子的运筹,他要的是能把握时局的狠,拿捏权衡的巧。**可历朝历代自汉武帝起,那些顶着“武帝”名号的君王,真说亮点,未必个个闪眼。刘彻、司马炎、李雄、石虎、刘裕、萧赜、萧衍、陈霸先、宇文邕——九个人,九种命数和手段,拎出来都能摆半天。
**翻开汉武帝刘彻的账本,其实常叫人头疼。他继位时的家底算不上寒酸,前有汉高祖、汉景帝铺路,汉家的江山都烙着刘姓的底色。可刘彻真打仗有多少?**史书一点点翻,你找不到他在阵前动刀子。倒也可能不是他不敢出马,巴结宫闱和玩弄权术,他是把关。可等谈到能带兵征战、直接拼杀,谁会记得他曾下令封狼居胥,谁又会追问他本人动没动手?汉武帝喜欢搞一出硬气的排场,可真正边关的刀兵里,那双手到底是擦过血,还是隔皮擦痒——心里怕是有数的。所以说,汉武帝武力值就是及格,也有人觉得给高了,这就难办。
**到了司马炎,局面更加滑稽。他没废多少力气,祖上努力半辈子,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铺下的根基,司马炎自己不过是个收成好的一茬庄稼。**开国之功,历史书抢着写,但问战场见真章,他本人有几次露脸?真少,几乎没。他更擅长在宫里敲棋盘、玩政治,想靠他带兵出征,玄之又玄。其实人家也无所谓,这种帝王,不靠刀枪,本事全在稳住局面。往深里想,如果说汉武帝勉强及格,这位晋武帝更是勉强偷懒。
**李雄被吹成了开国名将,惊天动地。翻过成汉这段历史,还是和他父亲李特、叔父李流脱不开。**真要说自己的能耐,李雄扩土多少?打下了哪些仗?乱世里翻腾,他黑白都沾,靠的不光是军功,更有点家族基因。要说良好,有点宽厚,但拿他和大佬硬碰硬,他其实也就只够撑个小摊牌面。
说到石虎,脾气先上来。他侄子杀侄,自己篡权,野心和手辣配得上“枭雄”二字。**石虎不是不会打仗,可是那种残暴,几乎盖过其余所有优点。**他屠村剿户,谁反谁死,连恩人家族都不留活口。这样的权谋家,靠实力吃饭没错,可一朝帝王只靠杀戮,是不是能叫“武力值”高,就见仁见智了。有些人觉得狠就是能力,有些人却说失德就是底层。道理怎么说都说不完,不过我偏向石虎的“武”偏了点道,不算合格。
南朝宋的刘裕,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狠角色。**白手起家,草根变皇帝。他打下五国,废掉六帝,每一仗拼血拼命。**他是武帝们里最能“以身作则”的那个,不管兵权还是智谋,统统压人一头。几乎没什么家族遗产,自己闯出一片天。**有人说他压过历代大多数帝王,这个不太夸张。**史书虽向着胜者写,可真要刨根究底,刘裕的确是硬碰硬混出来的。你说他图霸业?当然,不过成功也不是偶然。
**讲萧赜,话说得再多也显空。南齐武帝,身为开国皇帝长子,风头不小,但实际上,也就是打了几下小仗,政绩上没多少能和“武”字勾上。**平叛有功,也就是和父亲打打配合,到了他本人当皇帝,满打满算也没有新的军功。说性格稳重不也挺好,可帝王的“武”要有实际动作,没人会单靠口碑打分。
老梁武帝萧衍,倒是资历老、招牌硬。他文能安国,武可定天下。你真的细查他功过,发现他也有软板。**最要命的纳叛将东魏、惨死于台城。文武兼备,也未逃劫数。**萧衍在世时间长,做事耐心,是早期南朝里最有分量的人物。可这种帝王,最后难免被自己宽容拖下水,武力值,“良好”算正当。
陈霸先的故事有点野。他本来就是梁的军人,参与平叛,后来暴乱后自立为帝。**平侯景、抗北齐,这些功劳不是纸上谈兵。**他打仗有章法,也有狠劲儿。北方乱势他没办法平息全部,但掀风作雨的一段,归他头上没毛病。武力值,不高,不低,就在乱世的及格线上螺旋。
**说到宇文邕,有人觉得他是千年一遇的明君。父亲去世,权臣压身,堂兄反叛,险些送命。**可他偏能翻盘,不但干掉宇文护,还统一北方。如果他再活五年,周朝很可能就一统华夏。可惜短命,英年早逝,许多事只差一口气。武力算良好,是因为他把破局变通吃。
**排个名,有人会开心,有人不服气。在我看来,刘裕站头把交椅没什么可讲。底子差,手段猛,这种自下而上的逆袭,本来就稀缺。**他的北府兵可不是纸糊的队伍,几场硬仗,谁遇谁倒霉。宇文邕压在第二,是因为起点高、难度大。人家能撑住外边的北齐,能抗住内里的权臣,这不是吹的。陈霸先、萧衍紧随其后,以战绩撑场。汉武帝太多父荫,后头就懒得重复。同理,石虎品行太差,怎么排也只能拖个后腿。**行王霸之事,该有点规矩,杀人如麻的帝王,撑不起榜样。**
人说这些年“正宗武帝”,其实还不如某些没称帝的狠人来得有趣。说得明白,曹操就压过不少武帝?**汉末乱世,他能整合北方,能令天下英豪低头。**史书骂他“奸雄”,可实力没几人能比。曹操一辈子都没僭越天命,虽然“魏武帝”这谥号是儿子给的,但地位已悄然坐实。**汉献帝若无曹操,早被群雄驱赶,哪还有安生?**有人说他忠,有人说他野心大,我倒觉得,他如果真的称帝,也许天下局面更早明朗。
说实在话,这种比拼武力值的排名,本身挺主观。史料里少不了捧杀和抹黑,没人能逃。女帝武则天都能左右史官,更别说男人们争位拼命。**若说武帝之王,刘裕当之无愧,可其实曹操这个场外选手,却是“无冕之王”。**天下历历在目,胜者寥寥,能留下名字的本已了不得。谁的武力值最强?多数人心中,答案未必一致。褒贬自在人心,没有唯一标准,故事倒是挺长。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