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巾帼追梦”系列工作案例展播丨“巾帼种粮能手”刘苏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5:24 1

摘要: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1月24日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

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1月24日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巾帼力量,激励更多女性建功新征程。

芦溪县上埠镇的刘苏娇是远近闻名的巾帼种粮能手。自2006年投身农业领域,刘苏娇便把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了守望田野、筑梦乡村的奋斗历程。

从小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长大的刘苏娇,对农业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6年她回到上埠镇,看到因为年轻人外出务工而导致大量农田荒废,感觉十分可惜,于是决定留在家乡务农。刚开始时资金困难,100余亩地配套机械也就只有一台收割机、拖拉机和一辆三轮车。没钱请工人,从栽种、除草、施肥、打药、晒谷都是夫妻俩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曾经凌晨两三点钟收完谷子,就躺在一袋袋的谷子上睡到早上五点多又起来开始新的忙碌。

守望田野,科技兴农

艰苦的环境并未打倒她,反而促使她不断学习思考改变现状。她深知,随着时代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未来的主流。因此,她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了解到现代机械化模式比传统模式作业效率高出几十倍,她四处奔走,多方筹集资金500万元,成功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机械,开启了农业生产的新篇章。

她和丈夫一起创立了芦溪县鸿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鸿鹏家庭农场,建设了省级全程机械化B类农事服务中心,可承接耕地、育秧、机插、飞防、收割、烘干等社会化一条龙服务,土地流转面积现已达到1600余亩,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稻油轮作”模式、工厂化育秧技术、无人机飞防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加持,使得水稻从单季亩产量800斤,增长至双季稻亩产量1800斤,年产量从最初创业的8万斤增长至2024年的200余万斤。因采用创新模式带动农户增收,2024年公司荣获“萍乡市域点线面带工程和乡镇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先进主体”称号。她还种植了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等多种粮食作物,形成了多元化的种植格局。此外,她还流转了700余亩山林用于种植油茶,进一步拓展了农业产业链。

不忘初心,筑梦乡村

作为新农人,她时刻牢记党中央号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致力于让自己和乡亲们吃上放心粮而奋斗。2022年,她带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扩种双季稻,种植水稻1300余亩,一季稻和油菜400亩,年产粮200余万斤,实现粮食生产大丰收。经过多年努力,她也创立了自己的大米品牌“荟友莱”,因为大米品质优良价格实惠,深受消费者认可。

她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回馈乡村。每年为近2000户农户支付约40万元田租,让农户切实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的同时,解决了130余人的就业问题。2022年以来,她还积极招募和组织农村妇女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服务学员400余人。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多年奋斗让她实现了个人梦想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奔赴。展望未来,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把乡村建设成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来源:江西妇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