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苹果再次发布新款 iPhone,此次升级性能更快、功能更强,但有不少人士认为不断堆叠的升级让人感到乏味,智能手机似乎已走到「卷无可卷」的尽头。而在此背景下,各大科技巨头开始押注 AI 硬件,从 AI 眼镜到其它可穿戴设备,市场试图开辟全新的交互方式。
引言:苹果再次发布新款 iPhone,此次升级性能更快、功能更强,但有不少人士认为不断堆叠的升级让人感到乏味,智能手机似乎已走到「卷无可卷」的尽头。而在此背景下,各大科技巨头开始押注 AI 硬件,从 AI 眼镜到其它可穿戴设备,市场试图开辟全新的交互方式。
目录
01.智能手机之后,AI 硬件的「iPhone 时刻」何时到来?
Meta、OpenAI、苹果和谷歌在 AI 硬件上的布局中,谁的策略最可能形成生态优势?无屏幕、靠摄像头和麦克风的便携 AI 设备,会成为人们随身必备的新入口吗?...
02.眼镜会说话,戒指能监测,项链还会陪伴,AI 硬件新物种来了吗?
AI 硬件还能玩出哪些「奇形怪状」?这些新奇形态是否可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02.外挂注定失败,AI 硬件唯有「无感」才有未来?
AI 是「外挂」,还是会成为每台设备的「隐形能力」?用户真的能感受到差别吗?无感交互真的能让我们「忘记手机」,还是只是技术噱头?...
01 智能手机之后,AI 硬件的「iPhone 时刻」何时到来?
1、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卷无可卷」的时期后,业界对「下一代硬件设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商业尝试。
2、a16z 联合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认为,消费科技领域的下一个重大飞跃将来自一款极具变革性的设备,它将使如今的智能手机显得「老旧而原始」。发明这种产品的公司可能成为「下一个苹果」。[2-1]
① Andreessen 补充道,取代智能手机所需的创新可能需要「三年甚至二十年」,他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技术,但他暗示涉及基于眼睛的界面、语音操作系统或环境计算的技术可能成为下一个大热门。
3、各大科技巨头也已开始提前布局「下一个苹果」赛道。Meta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直言,「未来如果你没有佩戴带 AI 功能的眼镜,你就可能处于相当大的认知劣势」。[2-2]
① Meta CTO Andy Bosworth 也指出,未来 5 年内会出现多档次的 AI 眼镜,既有高端的超清体验,也有低分辨率的随时可用设备,它们不会完全替代智能手机,但能让更多人在新场景下获取信息。[2-3]
4、OpenAI CEO 奥特曼与前苹果设计师 Jony Ive 合作,计划于 2026 年推出一款「新一代 AI 计算机」级别的便携设备。这款设备无需屏幕,仅凭摄像头和麦克风实时感知环境,通过与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联动来提升 AI 交互效率。[2-4]
① OpenAI 计划尽快将这些设备推向市场,内部目标是迅速出货上亿台。
5、苹果将智能眼镜列为重点项目,计划在 2026 年推出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和 Siri 语音分析功能的 AR/AI 眼镜。[2-5]
6、而谷歌则宣布推出新一代智能助手 Gemini for Home,通过 Gemini Live 提供实时推理、更丰富的语言理解和专家建议,该设备将逐步取代 Nest 音箱和智能显示器上的 Google Assistant。[2-6]
① 谷歌也宣布了正在开发新的 Android XR 眼镜,可用于向好友发送消息、提供逐向导航以及实时对话字幕。
7、这些业务布局说明各大巨头都将 AI 能力作为底层基础设施,融合在生态系统之中,力图引领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的演进。
02 眼镜会说话,戒指能监测,项链还会陪伴,AI 硬件新物种来了吗?
1、近年来 AI 硬件赛道的「盘子」在持续扩增,2023 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约为 1200 亿美元,有机构预计几年后将达到约 1580 亿美元。[2-7]
表:国外 AI 硬件主要交互形态产品以及特点[2-7]-[2-35]
2、而在 AI 硬件的众多形态下,AI 眼镜的关注度显然极高,其商业化也在逐步实现中。IDC 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1205 万台。[2-8]
① Rokid 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认为,未来 10 年可穿戴眼镜的核心突破点一定是 AI,穿戴眼镜要做到「四好」——好眼镜、好耳机、好相机、好 AI。[2-9]
② 他指出,AI+AR 眼镜行业最终将走向类似手机行业的寡头格局,同时由于其个性化需求,最终市场上可能会有 10-20 家主流厂商存在。[2-9]...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