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了还能吃他达拉非吗?提示:若不是这3类人群,可以用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09:25 1

摘要:他达拉非,是一类被称为“PDE5抑制剂”的药物,最初是作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用途而被批准的。它的作用机理并不复杂:通过扩张血管、改善阴茎的血流,从而帮助男性在性刺激下出现并维持勃起。

65岁,既不是一个终点,也不是起点。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面对身体的变化,尤其是性能力的衰退,常常感到尴尬、无措,甚至羞于启齿。

而“他达拉非”这个药物的名字,却在茶余饭后、微信群里悄然流传。

65岁还能吃这个药吗?有没有风险?是不是“越老越该吃”?今天,我们不妨把这个话题摆上桌面,理性探讨。

他达拉非,是一类被称为“PDE5抑制剂”的药物,最初是作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用途而被批准的。它的作用机理并不复杂:通过扩张血管、改善阴茎的血流,从而帮助男性在性刺激下出现并维持勃起。

但这类药物的“走红”,却远远超出了医学范畴。不少人把它当作“春药”的代名词,甚至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滥用。

在信息传播速度远远快过知识普及的当下,很多人对这种药物的了解,更多来自段子和广告,而不是严谨的医学常识。

步入老年,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规律。而性功能的衰退,既是生理变化,也是心理变化。

在65岁这个节点,男性体内睾酮水平下降,血管弹性减弱,勃起困难变得常见,这并不意味着“病”,而是正常老化过程的一部分。

但这是否意味着65岁以后的性需求就不再重要?恰恰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正视并重建自己的亲密关系。性,在老年阶段不再是单一的生理表达,而是情感联系、生活质量和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他达拉非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若能被科学、合理地使用,确实可能帮助一些人重拾这份亲密。但关键在于“前提”——并非所有65岁以上的人都适合使用。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他达拉非虽不是处方门槛极高的药物,但它也绝非“保健品”或“营养补充剂”。以下三类人群,原则上不建议擅自使用他达拉非:

第一类,是正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的人,如硝酸甘油。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绞痛,与他达拉非一同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类,是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近期有过中风或心肌梗死病史的人。他达拉非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对这类人群造成不可控风险。

第三类,是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药物代谢主要依靠肝脏与肾脏功能,这些机制失调时,药物可能在体内积聚,副作用也会大幅上升。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药理常识。在使用任何此类药物前,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咨询专业医生,是最基本的前提。

在当代社会,关于“性”的话题越来越开放,但也让很多人陷入“性能力=男性价值”的误区。尤其对中老年男性来说,性能力往往被错误地视为“尊严”的象征,甚至成为攀比的工具。

这其实是对健康理解的片面化。性健康只是整体健康的一部分,并不能替代营养、运动、心理状态等其他维度。

他达拉非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勃起能力,但它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比如血管老化、生活方式不健康或心理压力。

如果一个人每天熬夜、抽烟酗酒,却寄望一颗药丸让自己“重焕雄风”,那就与现实严重脱节。

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整体健康”而非“单点治疗”。65岁以后,身体的每个系统都在经历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逆,也不应被视为“病”。

在这种背景下,真正有效的“保健”方式,其实是日常习惯的持续调整。规律作息、适度锻炼、饮食均衡、保持社交和心理平衡,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才是对抗衰老、维持性功能最有效的武器。

即便使用了他达拉非,也不能忽视这些日常基础。药物只是工具,不是替代品。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他达拉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良性前列腺增生等方面可能具有一定效果。这些“延伸用途”让它的市场形象逐渐从“性功能药物”转变为“多功能老年男科药物”。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用途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且适用人群、剂量、风险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相同。一药多用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一药乱用。

尤其是在一些老年人群中,存在“听说有用就试试”的心理,这种未经医生指导的盲目尝试,往往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老年人的性健康,其实更多受到心理、关系、社会角色等非生理因素的影响。身体的衰老是自然的,但性欲的减弱,也可能来自孤独、焦虑、配偶关系紧张,甚至是对老年身份的自我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药物去“刺激”身体反应,不仅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真正的“性健康”,应当是心理、情感、身体三者的综合状态,而非单纯的生理功能。

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重建对身体的理解与接纳,也许比追求“能力”的恢复更重要。

在有关“他达拉非”的讨论中,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是性能力的延续,还是生活质量的提升?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趋势已经很清晰。随着寿命的延长、健康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活着”,而是希望“活得有质量”。性,作为亲密关系的一部分,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

而他达拉非,或许可以是通往这条路径上的一块垫脚石,但它不是那条路本身。真正的生活质量,来自对身体的尊重、对关系的修复、对年龄的接纳,而不是对青春的执念。

65岁是否还能吃他达拉非?答案是:可以,但要有前提、有判断、有节制。

它不该被妖魔化,也不该被神化。它是一个医学工具,而不是中年焦虑的解药,也不是性别优越感的象征。更不能变成老年男性之间的“隐形竞赛”。

在一个讲求理性与科学的年代,我们应当用清醒的头脑去看待它的作用,也要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衰老的自然节奏。

真正值得追求的,不是“老当益壮”,而是“安然老去”;不是“药到病除”,而是“知药而行”。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1]袁慧.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22,31(4):45-48.
[2]王强,刘洋.PDE5抑制剂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27(6):516-520.
[3]李明.老年男性性健康问题的综合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40(3):211-214.

来源:药师小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