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国务院官员兰道在事后发出警告,称任何外国人如果在社交媒体上“赞扬、合理化或轻视”柯克遇害事件,都可能成为签证限制对象,甚至被驱逐出境或禁止入境。他在声明中表示:“看到一些人美化暴力和仇恨,我感到十分反感。我要强调,这类外国人不受美国欢迎。”
特朗普的亲密助手、知名保守派评论员查理·柯克在犹他州遇袭身亡,事件不仅在国内引发激烈政治争论,也波及外交与签证政策,引起法律专家对言论自由的担忧。
美国国务院官员兰道在事后发出警告,称任何外国人如果在社交媒体上“赞扬、合理化或轻视”柯克遇害事件,都可能成为签证限制对象,甚至被驱逐出境或禁止入境。他在声明中表示:“看到一些人美化暴力和仇恨,我感到十分反感。我要强调,这类外国人不受美国欢迎。”
兰道提到的“适当措施”被广泛解读为针对外国人的签证限制。尽管他没有明确回答是否已有签证被撤销,也未说明领事官员将如何评估相关情况,但这一言论被《独立报》视为特朗普政府持续削弱外国人在美言论自由的体现。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限制宗教、言论、新闻、集会及请愿的法律,但法律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可能绕过这一限制,将打击矛头集中在非公民身上。
卡托研究所学者戴维·J·比尔在4月发表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因“信仰、言论或联想”吊销签证与绿卡,这些行为在美国境内本属合法。他警告,这种针对非公民言论的措施,实际上损害了美国整体的言论自由价值。他说:“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公众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遗忘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而这种遗忘才是最危险的威胁。”
查理·柯克的遇害案让这场争论更趋激烈。柯克出生于1993年,2012年与茶党活动家威廉·蒙哥马利共同创立“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该组织在年轻选民中迅速壮大,为共和党吸引了大量支持者。2016年特朗普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柯克积极为其助选,并成为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的重要顾问。凭借播客与社交媒体影响力,他在保守派青年中建立起坚实基础,被视为共和党新生代代表人物。
然而,9月10日,柯克在犹他谷大学参加其组织举办的论坛时遭遇袭击。当时,他正在回答关于大规模枪击案与枪支暴力的问题,现场突然爆发枪击。柯克当场身亡。特朗普总统随即发表声明,将此事件定性为“恶性暗杀”和“恐怖主义行为”,并誓言彻查此案。美国联邦调查局随后宣布悬赏10万美元,征集能够确认枪手身份的线索。
柯克的死亡在政界引发强烈反响。共和党人普遍谴责这一袭击,民主党方面则对不断上升的政治暴力深表担忧。事实上,近年来美国已发生多起与政治立场相关的暴力事件。今年6月,一名57岁男子因企图暗杀一名民主党议员而被捕,另有一名议员在事件中受伤。警方在嫌疑人车中发现暗杀名单,上面列有堕胎机构与支持堕胎的组织。
这并非孤立现象。2022年,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在家中遭一名入侵者严重殴打。袭击者声称目标是南希本人。尽管事件震惊社会,但包括小唐纳德·特朗普在内的部分共和党人士却公开嘲讽受害者,引发舆论争议。此类事件的接连发生,表明美国政治暴力正在加剧。
柯克之死不仅是一起个人悲剧,也成为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的象征。特朗普政府借机强化对外国人言论的管控,被批评为扩大行政权力、侵蚀宪法保障。法律专家担心,如果政府能随意限制非公民的表达,最终可能影响到所有美国人的言论自由。
目前,枪手身份尚未确认,但案件已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焦点。支持者悼念柯克的贡献,批评者则警惕特朗普政府藉此事件推进更严厉的移民与签证政策。无论真相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揭开了美国社会中政治暴力上升、言论自由受限、党派对立加深的现实困境。
来源:李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