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仿佛陷入了一场谣言的风暴中心,一波又一波毫无根据的谣言甚嚣尘上,令人目不暇接。从“苏超改名”“江苏文旅硬刚足协”,到“苏州拒绝国足集训”,再到令人发指的“裁判员唐顺齐心梗去世”,这些谣言如病毒般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
中国足球谣言集中爆发,荒诞闹剧背后藏着什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仿佛陷入了一场谣言的风暴中心,一波又一波毫无根据的谣言甚嚣尘上,令人目不暇接。从“苏超改名”“江苏文旅硬刚足协”,到“苏州拒绝国足集训”,再到令人发指的“裁判员唐顺齐心梗去世”,这些谣言如病毒般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中国足球的形象再次遭受重创。中国足球的谣言为何会在此时集中爆发?这背后又有着怎样复杂的原因呢?
先看看这一系列谣言的离谱程度。中国足协注册裁判员唐顺齐,不久前才刚刚执法了中超联赛青岛海牛主场和河南队的比赛,联赛进入间歇期后,他还在参与全运会男足执法工作 ,可网络上却突然传出他“因心梗去世”的假消息。这一谣言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更是对唐顺齐本人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恶意和荒谬程度令人咋舌。
还有“苏州拒绝国足集训”的谣言。有网友发视频称国足向苏州借用太湖足球运动中心作为集训场地,遭苏州文旅明确拒绝。但事实上,中国男足当时刚刚进行主教练选聘阶段,连正式主教练都还未确定,10月国际比赛日是否举行都存在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找太湖足球运动中心借场地训练。而苏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建军也明确回应,国足从来没有通知过要来集训,该消息纯属谣传 。
至于“苏超改名”“江苏文旅硬刚足协”等涉“苏超”的网络谣言,其源头是中国足协发布的关于赛风赛纪管理办法的通知。但实际上,“把群众性足球赛事活动纳入社会足球赛事”的概念早有表述,和此次苏超并无直接关联,相关人士也表示,此次通知主要是突出赛风赛纪 ,防止社会赛事出现不良行为。
近年来,中国足球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谣言时不时就会出现。一方面,中国足球始终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国足比赛的上座率常常达到体育场相对最高标准,举办城市的文旅和经济也能因国足比赛得到推动 。可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足球的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状态,自2002年世界杯后,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陷入了低谷,“假赌黑”等问题更是成为中国足球难以摆脱的阴霾。球迷们“怒其不争”的情绪在心中不断积累,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这种情绪被无限放大,成为了编造谣言的底层逻辑之一。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对流量的追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足球的高关注度意味着巨大的流量潜力,一些网络平台明知是谣言,却为了获取流量而放任其传播。在举报谣言时,一些平台竟然要求首先上传链接证明这是谣言,这样不合理的流程无疑为谣言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
不得不说,如今的舆论场中,中国足球仿佛成了一个“痰盂罐”,谁都可以来踩上一脚,嘲讽中国足球的言论和各种谣言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 。一位接近中国足协的相关人士表示,整个行业对此都很无奈,足协虽曾向上反映,但目前还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反馈。
其实,网络谣言一直是工信部和公安部严厉打击的对象,在体育领域,奥运会期间就有网民因造谣而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但在足球领域,目前还没有个人因为造谣中国足球而承担相关行政和刑事的责任,这种造谣几乎零成本的现状,也是造谣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 。
中国足球本就处于艰难的发展阶段,谣言的集中爆发无疑是雪上加霜。要改变这一局面,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造谣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还需要网络平台加强审核,承担起社会责任,更需要中国足球自身不断努力,提升实力和管理水平,重塑形象,从根本上减少谣言滋生的土壤。否则,中国足球将在这场谣言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广大热爱足球的球迷也将继续承受伤害 。
来源:牡丹花开好物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