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南宋末年,考中乡试。南宋灭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出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作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参与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元统元年(1333)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获封临川郡公,谥号“文正”。
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题渔舟风雨图》
蓑笠寒飕飕,一篙背拳曲。
有人方醉眠,酒醒失茅屋。
《为舒景春赋东皋》
东皋种杏者,今住杏花村。
收谷虎卫道,衔珠蛇报恩。
窗红开晓沴,草碧验春温。
岂待閒舒啸,柏湖真有孙。
《送邻人元德之武昌》
读律已三世,能诗新有声。
忽辞亲舍去,远作武昌行。
江汉秋风起,孙曹故月明。
旧游曾感慨,送子倍关情。
《送唐教导往见乡先达》
谓余将有适,暂此辍弦歌。
城市嚣尘远,山林遗逸多。
树膏苏隰稻,凉意到庭柯。
为问躬耕者,忧饥思若何?
《送涂君归浙》
昨岁抱琴来,今兹抱琴去。
委质随长风,断蓬与飞絮。
一家蠡湖南,一住西湖东。
两地各缱绻,寸心漫怔忡。
浮云岂无依,倦鸟亦有栖。
迎门稚妇笑,索果娇儿啼。
归装春袖薄,荒径春华落。
理曲到求凰,何人悲别鹤。
《题雪洲图》
向来洲上雪漫漫,僵倒诗人一屋寒。
洲上雪消人亦徙,画图犹作雪中看。
《题溪南烟雨图》
小小溪南五亩宫,等閒袖手睇遥空。
春风杨柳梧桐月,绝似垂竿烟雨中。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
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道山作》
回环湖水带溪湾,彷佛瀛洲海岛间。
地上云烟接天界,壶中日月照人寰。
百年竹木青春在,一院香风白昼閒。
只怕名缰牵引出,双成怅望几时还。
《雪岩诗》
木长柔枝草长藤,凤凰冈下老云仍。
清名寂寂无名叟,白发萧萧有发僧。
晴霰撒珠泉喷薄,暮烟凝翠石崚嶒。
寒山生怕人饶舌,唤作雪岩渠不应。
《题阁皂山》
汉吴仙迹两峰齐,欲拾瑶华路恐迷。
宝殿青红疑地涌,林峦苍翠接天低。
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琅函记玉题。
仙鹤翔空清似水,步虚声在朵云西。
《玉霄诗赠王成教谕》
玉霄山人通身酒,淋漓醉墨龙蛇走。
偶然山边行一匝,揽取云烟十之九。
如何止分山半截,不谓此山可全有。
归来小立象山巅,俯视群山俱培塿。
《送几泉石上人南归》
春风吹醒泉石梦,一锡飞来到日边。
世界空花俱幻尔,家山老木故依然。
飘飘去住云归岫,处处圆明月在天。
亦欲从师了耕种,县南村外有良田。
《用赠李粲然韵述怀》
故里香粳滑欲流,归田计晚愧迟留。
悬知海上三山客,尘视人间万户侯。
南去日寻吴市卒,北来欢共李仙舟。
玄翁一室浑无白,谁识王龚贡鲍优。
《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
腊转洪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江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
潋滟离杯泛九霞,还家未久便辞家。
出门恻恻重闱远,前路漫漫万里赊。
不怕狂风妨去鹢,偏愁寒月照栖鸦。
诸生凝望须君至,共赋新诗赏雪花。
《临江仙·去岁家山重九日》
九日,舟泊安庆城下,晚歇临江水驿,于时月明风清,水共天碧,情景佳甚,与徐道川方复斋况肩吾方清之驿亭草酌。子文、京侍,以殊乡又逢秋晚分韵,得殊字,赋临江仙
去岁家山重九日,西风短帽萧疏。如今景物几曾殊。舒州城下月,未觉此身孤。
胜友二三成草草,只怜有酒无茱。江涵万象碧霄虚。客星何处是,光彩近辰居。
《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名园花正好,娇红白,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为试铝霜。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水调歌头·次韵寄皮达观》
四垂云晻暧,一夏雨溟蒙。千奇百怪惊人,海蜃眩青红。谁道谷城黄石,混迹长安紫陌,九万里培风。静夜欻澄霁,皎月丽天中。
问今年,年几许,尚童蒙。憨痴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岂意京华倦客,忽得蓬莱妙唱,流响韵商宫。此去两神剑,终久会雌雄。
《木兰花慢·和杨司业梨花》
是谁家庭院,寒食后,好花稠。况墙外秋千,昼喧风管,夜灿星毬。萧然独醒骚客,只江蓠汀若当肴羞。冰玉相看一笑,今年三月皇州。
底须歌舞最高楼。兴味尽悠悠。有白雪精神,春风颜貌,绝世英游。从教对花无酒,这双眉、应不惹闲愁。那更关西夫子,许来同醉香篘。
注:图片为明代画家沈周(1427-1509)的作品
来源:春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