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3年发表于《Nature》的研究指出,某些癌细胞依赖特定营养物质生存,一旦“断供”,癌细胞可能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在2023年发表于《Nature》的研究指出,某些癌细胞依赖特定营养物质生存,一旦“断供”,癌细胞可能会因缺乏能量而被“饿死”。
临床上,这一理论已经初步应用于肝癌等高发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探索中。
山东某三甲医院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代谢干预试点中,一名确诊肝癌的患者在接受代谢阻断治疗后,仅一个月,肿瘤出现明显坏死迹象。
虽然该方法仍在研究阶段,但其背后的科学机制、治疗方向,确实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关注。这并非奇迹,而是医学与科学进步的缩影。
肝癌,全称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50%,排名男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死亡率第二位。
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脂肪肝、黄曲霉素污染等密切相关。肝癌的最大特征是“隐匿性强”,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一旦确诊,往往已属中晚期,治疗难度大。
肝癌并非单一疾病,它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肝癌中,约85%为肝细胞癌,余下为胆管细胞癌等。继发性肝癌则是其他部位癌症的转移灶。
肝癌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浸润、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可迅速累及肺、骨等远端器官。肝癌的进展速度极快,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
识别肝癌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黄疸,以及腹水、肝区包块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若出现持续性黄疸、右肋胀痛、消瘦等表现,应高度警惕。通过腹部超声、CT、MRI及AFP检查,可辅助早期发现肝癌病灶。
治疗方面,肝癌主要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外科切除、肝移植是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靶向药物治疗如索拉非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等成为重要选择。
代谢治疗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癌细胞代谢异常是其生长的关键特征。
以葡萄糖、谷氨酰胺为例,癌细胞对它们有极高依赖,科学家通过“断糖”或“断氨”干预癌细胞代谢路径,从而诱导其死亡。
山东该大爷能在一个月内肿瘤坏死,正是接受了葡萄糖代谢阻断联合靶向治疗的结果。虽然尚未广泛应用,但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未来有望成为标准方案一部分。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康复期的管理同样重要。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AFP、影像学评估,监测复发风险。
饮食方面应避免油腻、刺激食物,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以促进修复,但需避免高胆固醇摄入。心理支持与睡眠调节不可忽视,情绪波动可影响肝脏代谢与免疫功能。
预防肝癌,从源头控制开始。首要是控制肝炎病毒感染。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7.2%,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所致肝癌。
此外,应避免饮酒、远离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如发霉坚果、玉米),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定期体检。慢性肝病患者应遵医长期随访,及时处理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变。
饮食方面,推荐“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与抗氧化物”的膳食结构。多摄入深色蔬菜、水果、深海鱼类,有助于肝脏修复与抗氧化防癌。
减少高糖、红肉、腌制食品摄入,避免诱发代谢综合征和肝脂肪沉积。
锻炼方面,适量有氧运动可改善肝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如快走、太极、游泳等,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为宜。切忌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医学技术的进步正在让肝癌的生存率逐步提高。
2023年,《Lancet Oncology》刊登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通过联合免疫+靶向治疗,晚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期由原来的6个月提升至18个月以上。
中国“国家肿瘤智慧防控平台”也在推进AI辅助影像识别、远程诊疗等技术,帮助基层医生提升早筛能力。
家庭护理方面,患者应建立健康作息,避免熬夜、过劳;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忌食霉变食物;控制情绪,避免焦虑抑郁造成免疫力下降。如出现腹水、黄疸加重、出血倾向等,应立即就医。
急救方面,若肝癌患者出现呕血、黑便、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送医抢救。家属应掌握常见药物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识别,按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综合来看,肝癌虽是高致死率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早筛、规范治疗、合理康复、科学预防,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路径。
未来,随着基因编辑、代谢干预、AI诊疗等技术发展,肝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将更加精准。
建议广大群众:
接种乙肝疫苗,远离肝癌第一风险源。
每年进行肝功能+AFP+腹部彩超检查,尤其是乙肝携带者及中老年人群。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增强运动锻炼,控制体重与脂肪肝风险。
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腹部不适,尽早就医。
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目标,而是日积月累的积淀。科学防癌,从现在开始。
参考资料与权威文献:
1.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2).
2. 国家卫健委. 《肝癌防治指南》2022年版.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肝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乙型肝炎防控手册(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科学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