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树兰,这位从农村走出的高级兽医师、副教授,职业生涯荣誉等身:党的十二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50多项荣誉加身,还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近60年的农业奋斗历程,不仅是个人的拼搏史,更是河南乃至全国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琦
退休,对许多人来说,是享受悠闲时光、含饴弄孙的开始,但对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退休干部吴树兰而言,却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精彩篇章。
吴树兰,这位从农村走出的高级兽医师、副教授,职业生涯荣誉等身:党的十二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50多项荣誉加身,还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近60年的农业奋斗历程,不仅是个人的拼搏史,更是河南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其生活日记被整理成《驻村日记》《进山日记》《入滩日记》3册图书在全国发行,手写原稿还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省豫剧院更是以她的驻村经历为蓝本,精心排练了现代豫剧《驻村第一书记》。
2017年12月,本该开启退休安逸生活的吴树兰,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毅然选择继续奋战。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吴树兰心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顾家人阻拦与外界质疑,来到黄河滩区的范县陈庄镇胡屯村,担任扶贫顾问兼驻村第一书记 。
驻村期间,吴树兰展现出非凡的干劲与智慧。她一周内走访全村农户,与村“两委”班子研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定,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在产业发展上,她挖掘村里养泥鳅和种莲藕的传统习俗,带领种植户开展技术研究,引进优质品种和管理新办法,成功实现莲藕种植和泥鳅养殖的丰收。为解决销售问题,她申请举办荷花节,以文旅带动经济,使优质莲藕价格翻倍,吸引全村土地流转进入莲藕项目。如今,莲藕项目已推广到全镇4万多亩,胡屯村人均年收入从3千元增长到1.2万元,集体收入达60多万元,还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全国科技示范村,年参观人数达100多万人次,提前一年实现脱贫目标。
在胡屯村,吴树兰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情谊。她通过与村民“三同”,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盲人贫困户郑清民仅凭脚步声就能认出她,郑清民在她的帮助下养羊脱贫,变得自信自强;村民在炎热夏日送来西瓜,这份质朴的情感成为她驻村工作的强大动力。
为保障莲藕产业的长期发展和农产品安全,吴树兰在身患多种疾病、腰椎病发作疼到无法行走的情况下,仍强忍着疼痛向省调研组汇报,最终促成全省第一个建在村里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落地胡屯村。
驻村结束后,吴树兰人生不设限,应老同学邀请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传授畜牧兽医知识。她组织专家组为当地农牧民传授养牛知识,推广技术28项,帮助建立数据化管理平台、创建智慧农业项目,推广优质牧草和良种种植,培训农民2万多人,助力当地养牛企业获得多项荣誉。这期间,她写下近100万字的3本日记,记录工作历程与当地乡村振兴事迹。她也因此获得诸多荣誉,被推荐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员等,还当选为拜城县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成为“出彩阿克苏人”候选人。
吴树兰深知“扶贫先扶智”,从2000年挂职商水县副县长时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退休后每月拿出2100元资助3个学生,至今已资助近100名。她还拿出21万元成立7个读书会,成员近3000人,其中嵩县桥北村贫困生张帅获得“全国少年读书奖”。此外,她发动爱心人士成立“爱心一行团”,在2个省区8个县资助200多名学子,不少受资助的贫困生如今已成为社会栋梁,并接力参与公益活动。
吴树兰用行动诠释了退休后的人生价值,她退而不休,笃行不怠,如同一束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温暖着无数人的心。
来源:河南日报驻马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