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舆论场上发生过多起在流量“加持”下,或成为爆款,或在不断发酵中迎来反转的热点事件。即使没有关注,哪怕没有兴趣,相信你都曾或多或少地在流量的裹挟下,被“虹吸”进话题讨论中。
流量制胜的时代里,似乎没人能躲过被它“虹吸”的命运。
今年以来,舆论场上发生过多起在流量“加持”下,或成为爆款,或在不断发酵中迎来反转的热点事件。即使没有关注,哪怕没有兴趣,相信你都曾或多或少地在流量的裹挟下,被“虹吸”进话题讨论中。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等问题。
流量本身或许并无对错,关键是看背后的人如何用它。需要明确的是,公共信任不能被流量所绑架、操纵,主流价值观更不能被“虹吸”所架空、消解。
文化类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新华社
01
什么是流量“虹吸”?
“虹吸”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通俗地理解,是指某种具有流动性的对象,在各类因素作用下不断向某一方集中,从而形成的聚集现象。这个概念被广泛地用在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客观来讲,流量“虹吸”并非令人望而生畏的洪水猛兽。
比如,内容营销就是一种借助优质内容进行流量“虹吸”的方式。前不久刚复出的李子柒,依靠其主打非遗传承的精良视频,成功回归话题榜“C位”,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文化之美。
更应看到,一些本处于大众“视线盲区”里的公共议题,也是在流量“虹吸”的助力下,被更多人看见,引发了良性讨论,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但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里,同样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有优秀的创作者、传播者,也不乏试图通过流量“虹吸”,牟取利益、扰乱视听的“搅局者”。
站在受众立场,“吃瓜”是人类的本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吃瓜”群众提供了生存土壤。对有些人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探究名人的隐私八卦,泛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地评论社会热点事件,无疑是一项低成本,却有较高心理回报,甚至是物质回报的“娱乐方式”——这也为流量“虹吸”创造了受众基础。
不少甚嚣尘上的地域歧视、性别对立等话题背后,是一双双恶意利用流量、攫取利益的“黑手”。真相可以被澄清,但社会共识不能一次次地被撕裂。
对某些创作者而言,“玩转流量”无异于一条生财之道。在“泼天富贵”面前,总有部分创作者罔顾法律法规,一再突破人伦道德底线。有的片面截取事实,挑起“干群矛盾”“阶层对立”等矛盾冲突;有的善于改头换面、巧言令色,将自己打扮成所谓的“道德卫士”,嘴上喊得无比动听,心里盘算的却全是生意。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这类浮夸文风在社交媒体上屡有出现。今年1月,包括央视网在内的多家官媒,纷纷下场狠批此类“爱国生意”。要知道,“虹吸”不仅吸走了受众的注意力,更污染了舆论生态,扭曲了国民心态。
虽然逐利是商业平台的本质,但算法不应成为“收割利器”。某些平台利用算法机制,一方面“精心”为受众打造出信息茧房,你愿意看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一方面强化流量渗透,比如置顶争议性强的评论帖子等。在分发机制的推波助澜之下,极力挑动受众情绪,将自家平台变为网络流量的“虹吸”之地。
一些网站善于打“擦边球”,利用某些违法违规内容,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恶意流量“虹吸”。比如,11月底,针对快手公司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其警告处罚。快手暴露出的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问题,对其他平台同样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02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这句话不一定全对,但它点出的问题却很值得重视。
哪怕是在虚拟的社交平台上,也没人愿意被扣上“乌合之众”的帽子。站在网络生态治理的角度,更没人愿意生活在乌烟瘴气、生态恶化的网络空间里。
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在这种背景下,流量应该如何流?又流向哪儿呢?
步履不停,互联网生态治理的步伐要跟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一些新变化、新挑战层出不穷,应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网络法治建设,系统施策营造综合治理新生态,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及时惩处恶意的流量“虹吸”行为。
守土尽责,肆意践踏公共价值底线的平台终将被“反噬”。作为承载流量的平台,要在优化流量分配算法、明确流量算法标准上花心思、下功夫。正常的商业逐利无可厚非,但也别让流量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绩效的“指挥棒”。
“唯流量论”造成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平台陷入流量崇拜,当数据成为评判内容价值的唯一指标,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得不到“亮相”机会,受众被迫接收一些无意义的资讯,在非良性的流量“虹吸”中,遭到破坏的又岂止是平台本身?
理性上网,你的发言不应成为伤人的利器、牟利的手段。大家都是普通人,在网络空间里难免会有“吃瓜”心态,也不乏情绪化的宣泄。成为一个绝对客观、理性的人或许很难,但我们仍要呼吁:在发言之前,请保持一份冷静;在流量面前,请多一分对真相的追问。
道理很简单:只有当流量“虹吸”真正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舆论场上的注意力才有可能流向更积极的内容、更有价值的社会事务;只有当个体对社会、对世界有更为理性的认知,群体才可能发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声音。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