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血吸虫病及血吸虫病有哪些危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11:46 1

摘要:2025年全国第二届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从4月7日至4月13日,主题是“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以下是一些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2025年全国第二届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从4月7日至4月13日,主题是“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以下是一些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和童虫6个阶段。尾蚴一旦与宿主的皮肤接触,10秒钟即可侵入宿主皮肤。

血吸虫病:

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7种,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是4-10月,人和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俗称“疫水”),就可能患病。

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有三个:

一、传染源,感染了血吸虫的哺乳动物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媒介,中间宿主――钉螺

三、接触疫水,哺乳动物一旦接触疫水,都可感染血吸虫,一般无先天性免疫力。

血吸虫病的生活流行史:(如下图)

血吸虫病的流行由以下5个环节构成:①传染源排出虫卵;②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③毛蚴浸入中间宿主-钉螺;④毛蚴在钉螺内发育,逸出尾蚴;⑤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切断其中某一环节即可消灭血吸虫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吸虫病感染的主要方式: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接触疫水的方式很多,捕鱼捞虾、游泳戏水、在水中抢收抢割、开垦有螺湖荒、种水稻、打湖草、防汛抢险、在有螺江河湖滩放牧、在有螺河沟洗衣物等。

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时间愈长,面积愈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愈严重。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管里,在血管里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人们接触疫水40天左右,就会出现畏寒、高烧、出汗、腹胀、腹泻、肝脾肿大,大便带脓血,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这就是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多次接触疫水或急性血吸虫病没有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血吸虫病,所表现的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晚期血吸虫病: 急、慢性血吸虫病没有及时彻底治疗,可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由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肚子”;有的脾脏肿大,成为巨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吸虫病的危害:

一、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

二、急性或慢性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人体内不断产卵,放出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急生命;

三、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

四、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侏儒症"。

五、耕牛患了血吸虫病,表现为消瘦,役力下降,严重的粪便带血、带粘液,粪稀如水,最后衰弱虚脱而死亡。

血吸虫病的检查与治疗:

凡是生活或到过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如果接触过疫水,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应该提高警惕。当你怀疑自己患血吸虫病时,就应该立即到当地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机构去检查,或在血防医疗队下乡查病时,主动接受检查。

血吸虫病的防治要点:

一、 避免接触疫水:不到疫水中游泳、嬉水、洗手、洗脚、洗衣物、打湖草、捕鱼捞虾等,以防止感染血吸虫。

二、做好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有:⑴使用防护用具,如穿长统胶靴、尼龙防护裤,戴胶皮手套等;⑵涂擦防护药物,防蚴灵、防蚴皂;⑶口服预防药,接触疫水后15天以内,口服蒿甲醚或青蒿琥酯一次(6毫克/公斤体重)。下疫水后如未及时服用预防药,则应在末次接触疫水后的第22-28天,即血吸虫刚发育为成虫,尚未大量产卵之际,口服吡喹酮。

三、用水安全:在疫区使用压水井的井水洗手洗脸,在有螺洲滩、水域作业时,应喝开水,船上用水将水加热到60℃以上或在水中加入漂白粉(1克/50公斤水),均能快速杀灭尾蚴,或在湖心和流水较急的河心取水。有牛放养的草洲要特别注意防护,尾蚴不能透过衣服钻入皮肤。

四、消灭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五、主动检查: 接触疫水后40天左右检查。

六、‌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感染血吸虫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药物治疗。

总之,血吸虫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血吸虫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通过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及时治疗患者,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加快血吸虫病的消除进程,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彭泽疾控健教股)

来源:健康自然法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