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元的牛奶被标价6000元:一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焦虑”收割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1:43 2

摘要:四川绵阳一家名为“正沃大荒岁月”的门店,将电商平台售价200元一箱的牛初乳粉,以6000元的高价兜售给老年人。商家通过“健康讲座”“免费早餐”等手段,虚构“北大荒牛初乳含有人造蛋白,能治疗慢性病”的伪科学概念,诱导老年人长期服用,每周消费高达500元。市场监管

四川绵阳一家名为“正沃大荒岁月”的门店,将电商平台售价200元一箱的牛初乳粉,以6000元的高价兜售给老年人。商家通过“健康讲座”“免费早餐”等手段,虚构“北大荒牛初乳含有人造蛋白,能治疗慢性病”的伪科学概念,诱导老年人长期服用,每周消费高达500元。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但这一事件背后,远不止是一起简单的价格欺诈,而是折射出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健康焦虑、信息鸿沟与情感缺失的深层问题。

“健康讲座”背后的精密骗局:从免费早餐到洗脑营销

涉事门店的骗术设计堪称“教科书级”:先以“免费早餐”“健康检测”吸引老年人到场,再通过频繁上门拜访、赠送小礼品建立情感依赖,最终在封闭式讲座中,将普通乳制品包装成“含特殊蛋白的保健品”。执法人员查获的录音显示,商家甚至指导老人每周服用价值500元的剂量,导致部分家庭受骗金额高达数万元。这种“温情陷阱+伪科学话术”的组合拳,精准击中了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与信息甄别能力的不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骗局已形成产业链。从虚构科技概念到退款拖延战术,每个环节都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弱点精心设计。而市场监管往往滞后,只有当受害者家属举报后,骗局才被揭开。绵阳此次能迅速立案,得益于市民投诉与执法人员的突击检查,但全国仍有无数类似骗局在暗处滋生。

6000元的牛奶,买的到底是什么?

在电商平台随手可查的200元同款牛奶,为何能被炒至6000元?除了商家的虚假宣传,更深层的原因是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极度渴求与获取渠道的匮乏。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比价,甚至对“牛初乳”“人造蛋白”等概念毫无辨别能力。而子女忙于工作,往往忽略了对父母健康消费的引导,让骗子有机可乘。

更讽刺的是,这些高价牛奶的购买者,不少是独居或缺乏子女陪伴的老人。商家扮演“贴心儿女”角色,填补了他们的情感真空。一位受害者的家属坦言:“外公被骗后仍坚持产品有效,因为销售人员‘比我们更关心他’。” 这种情感绑架,让6000元的价差不再只是商业欺诈,而成了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赎买”。

治理“银发陷阱”,需要温度与力度的平衡

面对此类骗局,单纯依靠执法打击远远不够。绵阳市监局的应对值得借鉴——立案调查后,同步开展全区会销经营者专项检查、约谈重点商户,并建立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3。技术手段的引入也至关重要,例如通过电商平台与实体店的价格联网对比,快速锁定30倍价差的违法证据。

但治本之策,在于构建社会协同的防护网:

子女的日常关怀是最佳“防骗软件”。一句“爸妈今天遇到什么新鲜事”,或许就能拆穿精心编织的骗局;

社区可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站,用广场舞间隙的科普课堂取代洗脑式营销;

媒体与平台应加强老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教会他们最简单的信息核实方法1。

这场“天价牛奶”风波,照见的是老龄化社会的集体责任。当我们谴责无良商家时,更该反思:是否在父母最需要陪伴的岁月里,给予了足够的情感支持?毕竟,再完善的市场监管,也抵不过子女紧握父母双手传递的温暖与安全感8。而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让每位老人都能远离骗局,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来源:鹏程十万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