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繁花争艳、莺飞草长、香风满道而春意盎然的大理坝子就奇迹般一下子热闹起来,苍山中和峰下的旷野里,一时间神奇地冒出了鳞次栉比的条条街市、行行铺面、滚滚人流。不仅仅生活在大理坝子里的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路
千年赶一街
一街赶千年
大理白族自治州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在大理市举办
“三月街”民族节
是白族传统盛会
赛马、唱歌、做买卖
是“三月街”千年不变的主题
届时,游客及当地群众
将共赴这场千年之约
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繁花争艳、莺飞草长、香风满道而春意盎然的大理坝子就奇迹般一下子热闹起来,苍山中和峰下的旷野里,一时间神奇地冒出了鳞次栉比的条条街市、行行铺面、滚滚人流。不仅仅生活在大理坝子里的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路欢歌,齐聚大理苍山中和峰下“唱歌赛马做买卖”,就连四川、贵州、重庆、西藏、广西等各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众多商家也带着各地的土特产、中草药材、骡马牲畜、日用百货,纷纷云集大理,在苍山脚下结棚为市买卖,互通有无。于是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就在喜庆热闹中鸣锣开街。正如经典电影《五朵金花》插曲所唱的:“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
三月街是大理历史上一个盛大的民族传统盛会,也是滇西乃至云南、西南地区一个最古老、繁华热闹的骡马物资交流盛会。《洱海丛谈》中说:“滇人名墟集为街子。大理西门外教场,每年三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为大街子,百货聚集……”随着社会发展,三月街的会期逐渐延长,一般五至七天,多则十天。而且,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外,还举行赛马、民族歌舞等文体活动。
三月街具体起源时间史无确载。但据史料,三月街起源于汉唐时期,原为佛教的观音庙会,故又有观音古市之称,而今三月街的一道牌坊式大门上就写着古色古香的“观音古市”四个大字。据记载白族古老神话的典籍《白国因由》,隋末唐初恶魔罗刹久踞大理,挖人眼吃人肉,百姓深受其苦。唐贞观年间,观音大士从西天来到大理苍山中和峰下向罗刹借地,施法术制服了罗刹。观音大士恐罗刹卷土重来,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便来大理讲经说法,善男信女接踵而来。后来观音担心民众每年来听讲经,日久会耽误了农事生产,便劝导民众来赶会时带上农副产品进行交换,如此就逐步形成了定期举行的贸易集市——街子。因举办于每年农历三月,故又有“三月街”之称。大理百姓为感激观音,年年三月十五聚于中和峰下,以蔬食祭之,即名曰祭观音处。后来于此交易货物,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
随着历史的变迁,“观音市”的文化内涵得到不断充实扩展。到了唐代南诏国时期,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与唐使崔佐时在苍山中和峰麓的苍山神祠会盟,立铁卷一式四份,发誓与唐王朝世代友好。为了纪念这一重大日子,异牟寻晓谕万民,每年三月十五在苍山神祠前的广场上举行聚会。从此,观音古市就演变成了三月街。宋代大理国时期,三月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马匹、药材市场。大理国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即段誉的儿子),励精图治,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宋王朝修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当时大理国因出产良马而闻名中原,南宋王朝专门在广西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于是段正兴便把三月街变为马匹交易市场,每年成交良马达1500多匹。史载,当时的马市万商云集,来自湖广四川的商贩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吐蕃、西域各地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这时期的三月街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南最大的边贸集市。明代李浩《三迤随笔》中有关于三月街的记载:南宋高宗时,后大理国王段正兴在位期间,“段氏国强,诸夷朝贺,于三月立市叶榆城西点苍神祠以易骡马,到时商贾云集,诸蛮四夷皆至。大理自与宋通,皆遣使入叶榆购置骡马、象牙。诸军亦派吏入使大理,亲购军马以数千计。按期,大理高国公量成父子亲临叶榆设竞马擂。选十骏,为主奖国中有功十军将……马市万商云集,多为湖、广、川商贩……马市长达二十余日。按时,西域诸邦、吐蕃古宗皆入叶榆以物换物。入夜,五华楼前踏歌宴舞,户户张灯结彩,域邦幻戏。王室后妃出游闹市,观诸技于五华楼,赏伎人,年年如是。”
明清时期,三月街的规模同样宏大。现存最早记载三月街贸易集市的明代李元阳编纂《云南通志》之《地理志·大理府·风俗》中如是说:“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明嘉靖《大理府志·市肆》也记载:“府观音市,在城西校场,以三月十五日集,至二十日散,十三省商贾咸至,昉于唐永徽间至今不改,以民便故也。”后来,在有关大理风情的游记和志书中,每有对三月街盛况的详细记载。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记下了他在三月街的两日游的情景:“十五日,是日为街子之始。盖榆城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其来甚久。自此日始,抵十九日而散。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夷物亦无不至。”清朝末年修纂的《大理县志稿》有着更为详尽的记载:“盛时百货生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棉、毛料、木植、磁、铜、锡器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牲畜交易以骡马、耕牛为多。”
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的内涵更为丰富。它不仅是西南地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大会,也成了一个民族团结和民族体育、歌舞的盛会。鼎盛时期,白、回、汉、藏、彝、纳西、傣等民族前来赶会的每天都达数十万人次。经典影片《五朵金花》便是以三月街为背景展开剧情,把三月街“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唱歌、赛马、做买卖”的风情景致展现得酣畅淋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月街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1991年起,“三月街”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节日。大理州将街场面积整修扩大为六万多平方米,在街口竖起了大石牌坊,建成通往主街场的若干条宽敞通道,街场上建起了钢架货棚,街道修得也十分宽阔,按百货市场、土特产市场、药材市场、大牲畜市场和赛马及运动会场等分门别类设置。街场周围绿树成荫,昔日的荒坡旷地焕然一新,充满活力生机。即使夜幕降临,天空明月亮如银盘,辉映得天地一片朦胧清幽,街场上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节日期间,传统的大牲畜交易市场、药材交易市场和赛马场,仍然是最具吸引力最富人气的场所。在传统赛马活动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花展和射弩、秋千、民歌对唱、洞经古乐展演、民族歌舞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中尤以赛马活动异彩纷呈,特色独具。2007年起三月街赛马活动升格为面向全国的赛马大会,当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术协会、马术俱乐部与大理州内的洱源、剑川、巍山、漾濞4县及洱源县三营镇等代表队共计103匹参赛马参赛。此后各地前来参加三月街赛马的团队越来越多,各地各民族男女骑手驾驭赛马你追我赶、奔腾驰骋、拼力夺冠的场景,把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
来源 云新闻 大理文旅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临沧文旅
玉溪文旅
怒江文旅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博物馆
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
京剧院
花灯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
来源:云南文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