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逛宝马4S店的朋友应该都见过这魔幻一幕——原价40多万的宝马iX3,现在只要19万多就能开走,比自家燃油版X3还便宜几万块。但更魔幻的是,展厅里看这车的人寥寥无几,销售比顾客还多。
最近逛宝马4S店的朋友应该都见过这魔幻一幕——原价40多万的宝马iX3,现在只要19万多就能开走,比自家燃油版X3还便宜几万块。但更魔幻的是,展厅里看这车的人寥寥无几,销售比顾客还多。
按理说不到20万买宝马SUV,这价格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但现实是,2025年1-5月这车月均销量仅1500台,4月新能源中型SUV榜单排到第18名,还不如一些国产新势力车型一周的销量。
首先就是“油改电”这顶帽子扣得死死的。iX3骨子里还是燃油X3的底子,封闭式双肾格栅是后封的,排气管造型纯属装饰,连车身尺寸都和燃油版如出一辙。有车主吐槽:“就像穿了电动的外衣,一抬底盘全露馅!”
现在国产同级车,小鹏G6基于800V高压纯电平台,蔚来ES6换电架构量身打造。消费者早就不吃“油电共生”这一套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油车的底子装电车,两头不讨好。
其次是套路式销售劝退年轻人。表面19.9万真香?进店才知暗藏“三件套”:强制店内保险(1万多)+捆绑贷款(服务费8800)+利息照收。反观国产新势力:保险自选、免息分期、透明报价。年轻用户经历过手机比价时代,最痛恨“套路式消费”。
最扎心的是性能智驾被国产车“吊打”。花20万买宝马iX3,你得到的是6.8秒破百、L2级基础辅助驾驶;但同价位的小鹏G6双电机版只要3.9秒,华为ADS 3.0城区自动驾驶已覆盖200城。车机体验更是被碾压——宝马的iDrive系统连语音切歌都卡顿,国产车却能用中控屏刷抖音、打游戏。
平心而论,这车开起来挺稳当。宝马底盘调校的功底在,过弯稳,方向盘指哪打哪。车内安静,真皮座椅、氛围灯、哈曼卡顿音响一开,高级感还是有的。车身做工细致,缝隙均匀,比不少国产车精致。
一位开了3万公里的车主反馈:“底盘滤震比Model Y细腻,高速变道不飘,宝马的机械功底还在。”还有奥迪Q5老车主换车后感叹:“论做工精细度,宝马的接缝均匀度确实胜过多数国产车。”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电动车消费者要的不是这些。一位95后的话很尖锐:“我爹觉得宝马标值10万,我觉得只值3万——剩下7万不如买激光雷达+城市NOA。”
宝马并非毫无觉悟。据内部消息,全新纯电平台车型已在路上:CLTC续航900公里、10分钟快充350公里、AI智驾芯片算力飙升20倍。但远水难救近火——当国产车迭代速度以“周”计算,宝马的“三年一换代”节奏早已跟不上战场。
更致命的是品牌光环失效。现在的电动车消费者最看重的三样东西:智能驾驶、车机体验、电池质保,恰恰是宝马的短板。调研显示62%的高预算用户看重电池终身质保,宝马只保8年/16万公里,而国产车大多提供终身质保。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19万的宝马iX3到底香不香?答案是:如果你是宝马铁粉,看重底盘质感和品牌logo,这价格确实值得考虑。但如果你追求最新科技、透明消费和长期价值,同价位的国产新势力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来源:爱车人士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