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新时代:曲江的“场景革命”与“流量破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1:07 1

摘要:每逢小长假,旅游消费总能掀起热潮。在杭州西湖断桥的晨曦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火中,在重庆洪崖洞的霓虹映照下,涌动的人潮重塑了中国城市的文旅消费版图。西安、长沙、杭州、成都等城市更是凭借着文化底蕴与创新玩法,屡屡成为假期“流量收割机”。

每逢小长假,旅游消费总能掀起热潮。在杭州西湖断桥的晨曦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火中,在重庆洪崖洞的霓虹映照下,涌动的人潮重塑了中国城市的文旅消费版图。西安、长沙、杭州、成都等城市更是凭借着文化底蕴与创新玩法,屡屡成为假期“流量收割机”。

作为2025年春节后首个无须调休的假期,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西安文旅市场再度表现抢眼,位列全国清明假期热门历史文化城市TOP3。

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清明假期西安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2%,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2%。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等景区预订十分火爆。

当小长假再一次邂逅十三朝古都,以曲江文旅为主力军的西安旅游产业能否再一次创造文旅奇迹,为全国打造一个“文化赋能—经济增值—城市升级”的全新样本,拭目以待。

当暮色开始浸染西安街巷,夜幕下的大唐不夜城,十万盏宫灯次第绽放,将整条步行街化作流动的《上元灯彩图》。身着汉服的游客与霓虹闪烁的仿唐建筑群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流动的盛世图景。这条被誉为"东方香榭丽舍"的文化长廊将盛唐烟火气演绎成世界级的夜间经济范本。

而这只是西安文旅经济稳步前行的一个侧影,这种沉浸式体验背后是,以曲江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元发力进行文化场景再造,通过"文化+"战略,不仅激活了沉睡的历史遗产,更创造出诸多新的消费场景。

4月4日,大唐芙蓉园“曲江花月宴”——曲江文旅华服大会即将华美启幕,这也是「大唐芙蓉园春夏系列活动」重磅之一。

届时,大唐芙蓉园将推出月份主题花容妆造,凡购门票者(有价票)免费换装游园,加39.9元即可体验月份主题花容妆造,并可报名参加网络票选,每月TOP10可免费参加“曲江花月宴”走秀活动。

同期,御宴宫还将首推花开照影来——长安婚礼活动,邀请黄金珠宝、高定礼服、酒水糕饼等方面文化代表讲述盛唐皇家婚礼仪轨文化,整合仕女馆花神学院、芳林苑惊喜婚房、紫云楼经典婚礼、御宴宫精致婚宴等服务产品,并依托大唐芙蓉园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开发独特的水上婚礼产品。

西安城墙景区同样也在不断创新。“长安史官”演出中,游客可一边观赏长安108坊的城市格局,一边聆听长安史官讲述昔日长安城内的趣事;“唐装魅影”演出里,盛唐风华跃然眼前。云鬓簪花的盛唐佳人为游客执笔点染唐风妆韵,眉心生花,一秒梦回长安。暮色下,西安城墙灯会迎来最美时刻。38件沉睡千年的国宝级文物,通过非遗花灯技艺重焕新生。还有让人爱不释手的文创永宁门颗粒积木,让这座雄伟壮观的城门变成游客可以轻松带走的文化产品。

文旅产业的竞争力最根本源于差异化与创新性。西安的屡屡“出圈”绝非偶然,其核心在于对盛唐文化IP的深度开发。通过将历史符号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现代场景,通过文化IP活化,从而打造出一系列现代文旅标杆。

事实上,流量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远超预期,它打破了“门票经济”的单一收入结构,重构城市文旅产业链。重庆洪崖洞每增加1元门票收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消费7.3元。长沙文和友通过场景再造打造城市新地标,单日取号突破2万桌,催生出"凌晨三点吃小龙虾"的消费奇观。这种消费裂变背后正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

这一理论在西安同样得到验证。西安城墙、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通过实景演艺、光影秀、AR导览等技术焕发新生,转化成为了可交易、可增值的经济资本。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西安接待游客3.0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760亿元,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列,印证了“文化存量”向“经济增量”的转化效率。

曲江以景区为核心,延伸出文创产品、汉服租赁、旅拍摄影、演艺演出等多条产业链。在西安城墙景区,文创雪糕销量节节攀升,这种"文物IP+消费场景"的模式正在重构文旅产业链。大唐不夜城打造的“夜演、夜游、夜宴"全链条产品,使游客停留时间延长了数个小时。仅周边汉服体验一项,每逢假期,大唐不夜城相关商户收入同比增长超50%,已形成“沉浸式消费生态圈”。

旺盛的出行需求同时也推动着景区、园区和街区的演艺项目,或以演艺项目营造新的旅行目的地,让文旅经济的乘数效应更加凸显。

坐落在大唐不夜城景区的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等演出场所正是如此。得益于曲江的天然流量,西北地区第一座国际化标准大剧院——陕西大剧院开演的《红楼梦》《茶花女》《赵氏孤儿》等大剧在开票时,直接引发了全国剧圈震动,无数剧迷纷纷留言,要专程来西安打卡。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青年指挥家董超执棒XPhil西安爱乐乐团带来的寻梦音乐会也将在这里重磅奏响。作为2025年第一个“节日音乐会”,西安爱乐乐团将在音乐中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带来一曲曲精彩演绎。

不论是汉服体验,还是“跟着演出去旅行”,以曲江为首的西安文旅红利正在从核心景区向全域辐射,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力方向。

文旅经济不仅是假日消费的“晴雨表”,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如何才能牢牢抓住文旅发展的不二法门,摆脱文旅行业“网红易逝”的陷阱,破解“流量依赖”,实现价值创新,从“景点竞争”转向“城市生态竞争”,让文旅真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操作系统?西安给出的解题思路是持续创新内容供给,向世界释放磁吸力。

清明假期第一天,大唐芙蓉园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将以更加精彩的演绎和全新的视觉体验,荣耀回归,这也是2025年度首演。

酷炫壮观的裸眼3D水幕成像,气势如虹的楼体裂变,神秘莫测的冰屏变幻与浪漫唯美实景演绎相结合——《大唐追梦》自2019年诞生之时,就用技术为游客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数年来,《大唐追梦》不断创新产品内容,进行全维度的提档升级,持续打造具有曲江特色的“日游夜演”全新概念文旅演艺产品。

近年来,西安入境游热度持续高涨。据春秋旅游数据显示,目前入境游预订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四番,西安作为热门旅游城市正在吸引全球游客奔赴春天。

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领略“火树银花合”的盛景后,不少外国游客雀跃地换上中国传统服饰,体验“长安夜未央”。

为了更好地迎接好这波“国际流量”,清明假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博物馆将特邀西北大学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所教授岳钰老师访问并举办《菩提红运·岳钰中国画主题展》、曲江池遗址公园将举办“马德里春节”西安欢乐跑活动,带领海内外游客共同沉浸式体验“马德里春节”。

通过多样的活动,西安充分激活入境游市场,持续擦亮“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文旅名片。2024年,西安接待入境游客43.06万人次。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数据的攀升,更是城市生命力的绽放。西安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既能激活历史资源,又能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

未来,文旅产业想要实现增长,必然是以文化厚度为根基、服务创新为支撑、产业融合为延伸。其价值不仅在于直接消费贡献,更在于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投资、人才和产业链聚集。唯有让文旅成为城市发展的“慢变量”,才能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质变,文旅经济才能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

当永兴坊的摔碗酒声渐远,西安文旅已步入2.0时代。这座城市一次次向外界证明,文旅经济绝非简单的门票经济,而是通过文化场景再造、业态创新、流量运营构建起的立体生态系统。在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浪潮下,文旅融合正成为城市更新最富想象力的突破口,那些能将文化基因转化为经济密码的城市,终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赢得先机。

来源:曲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