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陶宛议会议长索尤斯接受该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尽管过去几年与中国台湾地区加强了合作,但合作没有达到预期,他对此承认,之前的外交行为过度乐观,是政策上的冒险,当初就不应该对台岛办事处改名。
2021年11月,立陶宛无视中国警告,允许台岛设立经济办事处,引起我方反制,不仅外交关系降格成为代办级别,而且还遭到多项制裁。
如今3年多过后,立陶宛终于有些后悔了,希望关系恢复正常,措辞有变化。
立陶宛议会议长索尤斯接受该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尽管过去几年与中国台湾地区加强了合作,但合作没有达到预期,他对此承认,之前的外交行为过度乐观,是政策上的冒险,当初就不应该对台岛办事处改名。
索尤斯强调,前任政府对台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合作上取得突破,但事到如今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当初定的调子太高了,是时候需要与中国恢复正常化关系。
按照当初计划,为了报答立陶宛挺台,岛内曾计划在该国建立5个半导体工厂作为回报,并在2023年正式签署了芯片合作协议,但由于当地营商环境较差,还有基础设施不完善,到现在一个都没建成,所以引起立陶宛方面的不满。
除此之外,现任立陶宛政府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关系,另一个原因是因为2024年该国举行了大选,原来反华的保守党总理西蒙尼特垮台,新上来的社民党总理帕卢茨卡斯需要作出成绩,所以希望中国能拉一把。
不过,尽管立陶宛口风有变化,希望与中国恢复关系,但从目前所作所为来看,似乎并不太真心实意。
如果新政府真想和好,其实并不难,只需率先做出姿态,把涉台办事处名称改回去,以实际行动验证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就可以为恢复关系提供前提。
显然,帕卢茨卡斯政府非但没有准备这样做,还三番五次指出暗示台岛,需要兑现半导体工厂的承诺,这并不是真想恢复对华关系,更像是通过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左右骑墙,来为自身牟取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立陶宛应该清楚,我们很愿意和任何一个国家交朋友,但前提是需要尊重中国的立场和利益。
往糙了说,立陶宛作为一个人口只有280万人的小国,这个市场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可有可无,时间拖得越久,谁会更吃亏,一目了然。
来源:马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