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增强在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助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近日,汽开区法院法官干警走进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为2025级新同学带来一堂生动、深刻、实用的校园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为切实增强在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助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近日,汽开区法院法官干警走进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为2025级新同学带来一堂生动、深刻、实用的校园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安心学习、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民事审判庭庭长从解读“校园安全”的多维度内涵入手,系统阐述了法律赋予学生的各项权利及义务,并聚焦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深入解析大家身边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在抵制校园霸凌方面,法官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明确指出侮辱、诽谤、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行为所对应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树立权利意识,在遭遇霸凌时要立即报告、保留证据、主动寻求帮助,勇敢向霸凌行为说 “不”。此外,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尚浅的实际情况,法官聚焦兼职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为同学们量身打造了“安全第一、合同为先、留存证据、依法维权”的“兼职安全黄金法则”,助力大家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这一主题,通过近年来的案件增速、涉案资金规模、相关部门拦截的诈骗电话数量等权威数据,向在场师生生动清晰地揭示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严峻态势,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觉,不可松懈。
法官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梳理了较为常见的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刷单返利诈骗、“杀猪盘”诈骗等十大诈骗类型,逐一拆解话术陷阱和作案手法,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给出了专业实用的司法提示。讲座中,重点解读了 “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明确强调一切要求预付资金、刷流水或索要验证码的行为均属诈骗,呼吁大家增强防范意识,牢牢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多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就“个人如何核实用工单位的资质”“如何辨别虚假客服电话”等问题与法官讨论。法官们耐心倾听,逐一给予细致解答。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普法宣讲用真实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析,为大家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安全防范与法律自护指南,受益匪浅。
本次普法宣讲共吸引600余名师生现场观摩,另有4000余名新生通过教室网络观看直播。
来源:长春国际汽车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