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协作 明确方向 | 2025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病理学组研讨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20:00 1

摘要:9月7日,2025年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峰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病理学组学术研讨会在郑州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心血管病理、法医病理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与学者,通过专题报告与深度讨论

9月7日,2025年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峰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病理学组学术研讨会在郑州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心血管病理、法医病理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与学者,通过专题报告与深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与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与丰硕成果。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尹磊在致辞中说,医院持续强化平台支撑,完善心血管病理技术体系,推动基因测序、数字病理、AI辅助诊断等技术的临床落地;深化人才培养、推动区域协作,以心血管专科联盟为纽带,推广规范化病理诊断路径,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怀银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前任组长赵红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文才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副会长孔令非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组长陈东教授分别进行致辞。

会议上半场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赵育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医学部主任李晟磊、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史玉洁、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杨慧、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赵大春担任主持。

陈东教授以《基因检测在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挑战》为题,强调了基因检测技术在精准分型与鉴别诊断中的核心价值及其面临的复杂性挑战;李莉教授分享了《AI在心血管病理中的应用》,为病理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视角,预示着智慧病理的巨大潜力;李向龙教授分享了《心内膜活检病理检查应用体会》;方微教授分享了《白塞综合征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深入探讨了白塞病使心血管受累的病理特点;康佳蕊教授从样本制备的角度,阐述了生物医学电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这些报告共同凸显了多技术融合正在成为推动心血管病理诊断迈向精准化、标准化的重要引擎。

下半场论坛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主任罗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徐玫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魏建国、空军军医大学余璐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张雷主持。

下半场会议的内容更加侧重于临床病理实践的深度挖掘,多位专家的报告致力于拓宽诊断思路,深化对疾病本质的理解。

王天利医师对990例心脏移植病例的宏大样本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宏观洞察;刘芮医师和罗荣奎教授分别聚焦于心脏转移性肿瘤和原发性心脏肉瘤,系统分析了这类罕见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升了与会者对心脏肿瘤的认识;周皓锬医师以《透射电镜检测在心肌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题,揭示了透射电镜检查在观察超微结构病变、辅助心肌病诊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段雪晶教授对以室性心律失常为表现的巨细胞性心肌炎的剖析,揭示了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识别和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余俊教授对心脏Lambl's赘生物及乳头状纤维弹性瘤非典型表现的精彩分享,提醒病理医生需警惕这些良性病变模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潜在可能,避免了误诊陷阱;李朵教授以《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与鉴别》为题,深入探讨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要点;王毅博士以《Chronic Stress Induces Ferroptosis in Sensory Cortical Neurons of Diabetic Rats via the GPX4/ACSL4 Axis》为题,将视角延伸至基础机制探索,揭示了代谢性疾病与神经损伤之间的新型细胞死亡机制,体现了心血管病理研究从形态学向分子机制纵深发展的趋势,为基础与临床的转化搭建了桥梁;郑梦晗教授汇报特发性心脏骨化生罕见病例,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心脏异位性病变的认识谱系。

论坛中,多位国内顶尖心血管病理专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内容涵盖了基因检测在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挑战、AI在心血管病理中的应用、心内膜活检病理检查应用体会、白塞综合征主动脉病变的诊断、生物医学电镜样本的制备与应用、心脏移植病例总结、疑难罕见病例汇报等热点与难点问题。

在讨论环节中,针对李向龙主任提出的问题,陈东教授、李莉教授、景丽教授、陈佑平教授、魏荣教授进行了深入点评和延伸探讨,就诊断标准、技术难点、临床病理联系及未来研究方向交换了宝贵意见,将会议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病理学研究的蓬勃生机与高水平成果,更强调了病理要与心内、心外、影像、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密切协作,明确了未来合作研究的方向。大家一致表示,要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对心血管疾病本质的认识,将病理研究的成果更快、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最终造福于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

来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