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最大黑马!董宇辉40分钟大卖13.5万单,曝出三个严苛操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9:29 1

摘要:可是在“与辉同行”的中秋专场,它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40分钟干到了13.5万单,那现货链接一放出来,后台的数字就跟疯了似的往上跳, 9月11号晚上,直播间的灯打得贼亮,董宇辉穿着那件浅灰色的衬衫,手里举着“月满九州”的礼盒才刚要说话,满屏幕都是字儿,“能不

次品这东西居然都有人抢,这事儿要是搁在月饼上,就感觉有点怪怪的了。

可是在“与辉同行”的中秋专场,它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40分钟干到了13.5万单,那现货链接一放出来,后台的数字就跟疯了似的往上跳, 9月11号晚上,直播间的灯打得贼亮,董宇辉穿着那件浅灰色的衬衫,手里举着“月满九州”的礼盒才刚要说话,满屏幕都是字儿,“能不能先给链接啊,真怕抢不到”,“这月饼到底几个味儿啊”,导演在旁边喊大家等等,库存还在弄,结果链接一上,1分钟就破了万,10分钟5万,一眨眼就没了,有人在那儿晒单子,说自己刷了三回才抢到两盒,“手慢点儿就真没了”。

真正让这事儿炸开的,是中间那块“裂了口”的月饼,边上有点裂开了,董宇辉就说,因为馅儿给的太足了,一烤就膨胀,大概有10万块月饼外观上有点小毛病,按规矩这就算次品,本来是打算他们自己内部消化掉的,弹幕一下就换了个方向,“次品我也要,能吃就行”,“10万块你们自己哪吃得完,上架吧”,他停了一下,还是那句话,“既然定了品控的线,就不能把不达标的东西卖给大家,哪怕只是看着不好看”。

为啥连这种“不完美”的都有人抢,答案其实就在几个细节里, 直播的时候他把一堆报告放桌上,都是SGS出的,面粉,白糖,果仁,每一项都有检测报告,重金属啊,农残啊,蔗糖含量都写得清清楚楚,他们团队不光让工厂送样品,自己还抽样去复检,一次检测就得两千多,几十种料子加起来,光检测费就十几万,有搞食品的就在下面说,白砂糖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很少有人会做得这么细,看得出他们是真把“安全”放第一位了。

再说那个次品的事,很多厂里“可接受的瑕疵”都是正常操作,但他们这次硬是挑出来差不多10万块不卖,自己担损失,那天要是按9.3万单,一单平均1.6盒来算,那就是135万块月饼,次品率也就7.4%,真不算高,为了少开裂,合作的苏州稻香村把烤箱温度来来回回调了三次,还专门去做了新模具,生产那边的人也说,成本确实上去了,但能看到那种对品质的较真劲儿。

还有就是口味,以前的五仁老被人说“难吃”,他们团队直接把方子给换了,腰果、夏威夷果、巴旦木唱主角,加点蔓越莓调个酸甜口,直播的时候他当场就吃,让大家“听听这个脆不脆”,有人买完就说,“头一次觉得五仁这么好吃,果仁又大又新鲜,一点不涩,家里小孩都抢着吃”。

这次合作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点,找的不是大家更熟的北京稻香村,是苏州稻香村,这家1773年就有了,做苏式点心是强项,馅儿特别细,皮子层层酥,项目刚开始就想好了要做“全口味”,把苏式、京式、广式都放一个盒子里,这家厂在整合不同流派上经验更足,生产线也专门改了,从选料到包装都是同步的,试了一轮又一轮,礼盒也从红色换成了深蓝烫金,上面还有月亮、祥云的图案,有人开了箱就说,每个都是独立包装,还带小叉子,送人挺有面子。

质疑声也来了,就一个字,贵,198块钱一盒9个,平均一个二十多块,有观众就算账,比超市里那些常见的贵太多了,直播间也没回避这事儿,直接把成本一项项给你拆开说,进口果仁的价钱是普通果仁的好几倍,就说那个夏威夷果,选的A级,一斤就要八十多,环保硬纸盒加上烫金工艺,光包装一个盒子就十五块出头,再加上检测费、冷链运输的钱,他们也拿市面上差不多的东西比了,不少定制款用的还是混合果仁,包装也简单,卖得反而更贵,他们这边已经是尽量把利润压下来了。

有第三方拆开评测给的数据更直接,馅料占了大概65%,比行内常见的五成左右高出一截,果仁直径差不多8毫米,基本没啥碎渣子,从“吃到嘴里”的东西看,这性价比其实不差,供应上他们用的是“小批量现货加预售”的办法,这样囤货压力小,中秋卖不完也不会压在手里,也能保证你拿到手的月饼更新鲜,做供应链的都说,这个节奏既能降风险,又把新鲜度做成了一个看不见的价值。

还有一点,好多观众都特别在意,整个直播看下来,很少听到“买它”、“手慢无”这种催人的话,更多的是在讲细节,原料从哪儿来的,工艺是“怎么做的”,可能会有啥“小毛病”,他还会提醒大家“理性消费,吃多少买多少,别浪费”,这种沟通方式看着不热闹,但特别能赢得信任,有粉丝本来就买了两盒,尝完味道又回来买了十盒,说要给家里人分分,还有公司在评论区问,能不能给他们做一批当中秋福利。

把镜头拉远了看,差别一下就出来了,有的直播间靠“9块9引流”,先挂个便宜链接,再切到贵的主品,有的瞎宣传“无蔗糖谁都能吃”,一看配料表里全是代糖,他们这边的玩法是把“不好听的话”都说在前面,比如因为馅儿足,个别月饼样子可能不太好看,让买的人心里有个数,这种透明,反而成了真正的“加速器”。

当然,火成这样,挑战也跟着来了,预售的时候偶尔有人说发货慢,合作的工厂已经在加线了,目标就是中秋前把货送到大家手里,苏州稻香村全国一千多家店,南北市场都能顾得上,“与辉同行”的粉丝本来就天南地北的,两边正好互补,至于为啥不是北京稻香村,这答案可能就在产品和工艺的匹配上,谁能把不同派系的口味弄得最好,谁就最合适。

回到最开始那个“反常”的场面,连次品都有人想要,到底靠的是啥,不是玩花样,是真把关,不是把关一次,是把每一步都做到位,严标准加上真诚沟通,再配上合适的供应节奏,就能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路来,接下来的问题也不难猜,会有更多牌子走这条路吗,当“价格战”变成了“品质战”,直播带货会不会更好看,你上回买月饼,是因为便宜,还是因为吃得放心。

来源:油管米粒

相关推荐